七年级下册语文北师大版知识点整理(10)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 5 )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 省略句, 一厝(于)朔东,一厝(于)雍南)
翻译: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
(6)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定语后置,遂率荷担者子孙三夫)
翻译: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
九、语段阅读
1.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2.在你所熟知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题目,不得少于两个。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3.请从《愚公移山》这则寓言中概括出愚公的精神品质.(2分)
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我认为愚公不遇,智叟不智。愚公移山目的明确,有勇于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在移山的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考虑问题周密。而智叟以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实质上是鼠目寸光,逃避困难。
5 写作手法:
1、生动的细节描写。如妻子的“献疑”、京城氏孀妻之子的“跳往助之、”、智叟的“笑而止之等都很生动,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运用对比的写法。对比,指的是愚公、京城氏之子跟智叟的对比。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主要的对比,是故事的寓意所在。以愚公的长远眼光而命名为“愚,以智叟的鼠目寸光而命名为“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3、烘托,主要指侧面描写。如写王屋、太行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对烘托愚公的形象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12课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文学常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出处是 《孟子》,《孟子》是 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 孟子讲学游说言论 的记录。
2、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 战国 时代的 思想家 、 教育家 、是 儒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把他和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其为 “亚圣”。
3、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4、《孟子》是 儒家 经典之一,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二、根据要求填空或按要求默写原文
1、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意思是: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而安逸享乐使人委靡,必将导致灭亡。
2、本文的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请写出两个与题目两个分句意思相关的成语,并解释
(1) 多难兴邦 :国家多灾难,可激发人民发愤图强,战胜困难,使国家兴盛。
(2) 玩物丧志 :只顾欣赏所喜好的东西因而消磨志气。
3、第二自然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先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经受一番艰苦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思想上受磨练的句子是 “苦其心志”,在生活上受磨练的句子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