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保护作用
发布时间:2021-06-06
发布时间:2021-06-06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保护作用
异丙酚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保护作用
安世芝 王月兰 郭鸿雁
中文摘要
【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一重要的临床问题,可以涉及到临床各科。休克、感染、肝创伤及肝移植所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肝切除后肝脏的再生及肝功能的恢复等都与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有关。大量的研究证明,氧自由基产生增加、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因子的参与、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KC)激活及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PMN)的聚集等参与肝脏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但其发生的机制和途径尚不清楚。
本研究旨在通过建立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模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到电子显微镜的超微结构,从细胞浆炎症因子到细胞核转录因子DNA结合活性等方面系统地探讨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并观察异丙酚对其影响,为防治围术期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寻找合理的麻醉药物,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切入点。
【方法】采用Kobayashi法建立Waster大鼠部分肝叶缺血再灌注模型,并将72只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异丙酚4 mg组和异丙酚6 mg组,并分别于肝门阻断30min再灌注30min(T1)、阻断60min再灌注60min(T2)、阻断60min再灌注120min(T3)3个时点取颈静脉血和肝组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a(TNF- a)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活性与含量的变化;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法(EMSA)测定T2时点核转录因子-kB(NF- kB )的DNA结合活性;投射电镜观察T2时点肝细胞超微结构以及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能荷(energy charge)的改变。
【结果】1. 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含量变化 B组大鼠于肝门阻断后,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血清TNF-a、IL-10水平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于T2时点达高峰;C、D组与B组同一时点比较TNF-a水平有显著性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C、D组之间各时点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NF-KB的DNA结合活性(NF-KB-binding activity OR affinity) 肝门阻 作者单位:250001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山东大学硕士在读,电话13153037423(安世芝);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麻醉科(王月兰);山东大学2003级硕士(郭鸿雁)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师面试说课稿
下一篇:发展经济学第十讲 制度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