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的探讨—朱炳寅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主要介绍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
第 8期
建
筑
结
构
I9 9 9年 8月
无梁楼盖结构计算方法的探讨’, 5嵋
①等代平面框架法
生宣垣(设部建筑设计院建北京 10 4 ) 0 0 4
【要】结合结构设计的工程实践,挺 通过对无梁楼盖结构的分析比较,剖析现行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
题,探讨解嵌的办法及适合现阶段无梁搂盖结构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供结构设计者参考。 [关麓调】无梁搂盖等代空间框架法meh d a d k y o s o i ) t o n e p mt fs 1 a-
B sd∞ t ed s n p ̄t e t e a t o n ls st e po e t s d ae h ei r l, h u h ra a e h r p ri,蝴 g o y ee lm ̄tm . s . h rci ld ̄g t o p ee td ou s e Al t ep a t a a n meh。 c d rs n e .
Kewo ̄: y r d出 -ou y tm;q lae tm e td; lnefa e s a efa e c lmn s se e uv ln h o pa rm;p c rm
一
、
引言
系,与柱子形成空间框架,然后对各荷载情况取用同一
无梁楼盖的结构计算常沿用弹性理论的计算方法,等代平面框架法。而今计算机的应用使原手即算的一些计算假定可以取消。本文结合工程实践 . 分析比较了等代平面框架法与等代空间框架法。二、等代平面框架法
的交叉粱布置 .用空间杆系分析程序进行结构利
的设计计算。采用等代空间框架法计算无粱搂盖结构,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手段,可避免工作量极大的人力内力组合,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荷载工况粱竟取值辱代荷蓑取值计算方法内力取值取等于板跨向加全单采用经验中心线之间,即各载系数法的距商,即单向框架承受全部确定柱上 L厦 L 柱题范圈 ) a手算厦跨中板内的荷载 b平面爰的内力 )带取等于板跨向加全间分析单空 () 2水平心线之间,即柱中载程序隶碍在水平荷载荷羲作用商的一板带承距上下。柱上半, L/受全部水部 l2板带的内厦 L¨ , 2平荷载刀.
等代平面框架法,将整个结
构分别按纵、柱列横方向划分为具有“架粱框架柱框和“的戥向与横向平面框架。等代框架粱的宽度则根据不同的荷载情况分别取值 .表 1表中当采用空间分析程序进见。行垂直荷载下等代框架计算时,为避免单向加全载使柱轴力重复计算,一工程需精两十主轴方向分同别加载计算 .即在计算向 (向) 等代框架时.向 (向)上不加载;应注意结构构件自重对粱柱 梁还内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结构自重不宜由程序自动计算 .有关梁、柱荷重应直接输入。当采用空间分析
该计算方法中,梁的捌分是关键,程序窖量肋在许可的前提下,梁划分的网格越小 .算结果越趋肋计
合理。下列几点值得重规:) 1粱宽可取网搭宽度,由于板的保护层小于粱,板通常为双向配筋,而两方向扳的计算高度不同,故等代肋粱粱高一般可取板厚; 2为避免重复计算 . )等代粱的自重不宜采用程序自 动计算; ) 3为确保地震作用计算的准确性,层重量楼也宜采取人工输入。
程序进行水平荷载下等代框架计算时,不考虑跨中板带的作用,程中其考虑结构平移 .考虑结构扭工不转,沿两个主轴方向的计算可一次完成;程序规则当定必须要有垂直荷载时,其应进行充小数处理。对 表 1中 ( ) ( )的计算均可用有关的程序完 1,2项成,而其内力组合工作可完垒由手算完成;由于现行规范规定的内力组合要比老规范单一系数法的计算复杂得多、作量大,达到多组内力比较 .工要取最不利内力进行设计,实际工程中是很难实现的。在
告
{
四、算倒分析某l 0层建筑,面见图 1 2图示为纵横对称平 .(的 1 4部分图形 )采用等代平面框架法 (称算法/,下 ( )和等代空间框架法 (称算法 ( ) .算例在垂 1)下 2 )对直荷载及水平荷载 (荷载 )用下,别按四种筒风作分
{
三、等代空间框架鬃法等代空间框架法.即将各层结构平板分别按纵、
图作对比计算,叉粱划分平面见图 3~6其结果交,
横方向.划分为由若干纵向与横向粱组成的交叉粱’图 7 .见~9现对上述结果作如下分析
比较。2 6
主要介绍无梁楼盖的设计方法
L垂直荷载下板带计算内力比较 .设 M M分别为采用等代平面框架法和等代空间框架法算得的弯矩。 ( )座弯矩总支座弯矩 M= ( 5~ 1支 8% 9%); 8 MD柱上板带 M L 6%~9%);中=( 5 5 MD跨
边粱截面的大小对边跨内力影响较大.跨设边计应考虑在边跨跨中及第一内支座适当加大配筋。 6设计建议 . ( )粱宜采用本文计算简圈 ( ) (所示的划 1肋 2 .4)分 .保跨中为等代粱集中荷载的作用点。确 ( )粱划分不能过粗, 2肋但也不宜过细。 ( )负弯矩调幅时,综合考虑等代空间框架 3对应
板带弯矩的变动幅度较大,用计算简图 ( ) ( )采 2, 4时.=( 0%~2 1 ); ML 1 7 8% MD而采用计算简圈 ( ) 3时, L c9~1 6 ) D M: 7% 8% M。
法在垂直荷载下对柱上板带计算结果的影响,议建根据垂直荷载的实际情况,当增大调幅系数适 ( )上板带支座截面的配筋应与其弯矩分布 4柱相一致 .议在柱宽及每边各 ( .~2 0板厚范围建 10 .)
( )中弯矩 2跨
总跨中弯矩采用计算简图 ( ) 2,
( ) ML 1 5 6时,=(0%~1 7 M D采用计算简图( ) 2%); 3
时, L 2 M=9%M D柱上板带 M L 1 9~1 7 ,=(0% 7%)
MD跨中板带 ML 5%~1 1 M肿,=( 0 1%)上述差异的原因除了计算简图的不同外,由还
内集中配置,配筋量应不少于柱上板带配筋总量其的一半,同时非集中配筋区域 …… 此处隐藏:275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