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矫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矯正與預防措施程序
1. 目的:
確保發現產品明顯或潛在的品質問題時,能針對問題發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預防問題的再次發生.
2. 範圍:
凡本公司在進料﹑制程﹑成品檢驗中發現品質異常,及客戶抱怨或內部質量審核發現品質明顯或潛在異常時均適用之.
3. 權責:
3.1 進料﹑制程﹑成品檢驗矯正通知:品保中心
3.2 客戶抱怨通知:業務
3.3 內部品質審核:審核小組
3.4 矯正與預防執行單位:相關單位
4. 定義:
4.1IQC(INPUT QUALITY CONTROL)—進料檢驗人員
4.2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制程檢驗人員
4.3OQC(OUTPUT QUALITY CONTROL)—成品檢驗人員
5. 作業內容:
5.1矯正與預防措施流程圖(見附件一)
5.2矯正措施:
5.2.1進料檢驗異常:
5.2.1.1IQC填寫<進料品質檢驗報告單>,將原物料品質異常情況通知採購,由採購通知供
應商改善,並按<不合格品管制程序>進行後續作業.
5.2.1.2經品保主管判定為不可接受之異常,IQC開出<矯正與預防通知單>,要求供應商
限期作出原因分析,提出防善措施,經IQC確認改善措施可行後,供應商進行品
質改善,IQC作效果追蹤與確認.
5.2.1.3經IQC效果確認後發現供應商未改善或改善措施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時,IQC開<
品質異常處理單>,由採購傳真給供應商,進行扣款,必要時派外包檢驗人員駐
廠進行品質輔導,外包檢驗人員進行效果追蹤和確認.
5.2.2制程檢驗中品質異常:
5.2.2.1IPQC開出<矯正與預防通知單>,交由廠務部,由廠務部各單位對發生的品質異常
狀況尋找原因,擬訂相應的改善措施,對品質異常進行改善,IPQC進行效果確
認.
矫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5.2.2.2相關單位未進行品質改善,不良現象再次發生時,IPQC可通知其上級,由其上級部
門督導其進行品質改善,IPQC作效果確認.
5.2.3成品檢驗中品質異常:
5.2.3.1OQC填寫<矯正與預防通知單>,並將此異常通知相關單位主管,由相關單位作出
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OQC進行效果確認.
5.2.4客戶抱怨品質異常:
5.2.4.1業務開立<客戶抱怨處理報告書>通知品保中心,品保中心依<產品鑑別與追溯程
序>執行追溯作業,找出產生不良的原因及單位,由品保追蹤責任單位,提出改
5.2.4.2內部品質審核:內審員開出<矯正措施通知單>,通知相關責任單位進行
異常的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措施,內審員對改善效果進行確認.
5.3 預防措施:
5.3.1使用適當的資訊來源,以防止合格品之潛在的不良,相關資訊來源與資料分析請參閱<
資料分析程序>.
5.3.2針對不合格的潛在不良,由相關部門擬訂相應的改善措施,品保中心對改善措施進行確
認.
5.4 改善對策之實施:由相關單位具體負責改善措施的實施,品保中心對改善措
施之效果進行確認.
5.5 如確認改善效果良好,不合格現象已改善,說明改善對策有效,則形成標準
化之文件,供指導後續生產之用.
5.6 如雖實施了改善對策,但不合格現象並未排除,則說明改善對策無效,霏要
重新檢討對策,進行改善對策的再實施,依5.4﹑5.5進行重復作業.
5.7 應將所有改善措施實施之結果進行分類,匯總後,提交給管理評審會議進行
審查.
5.8 資料記錄與保存:相關資料應依<品質記錄管制程序>妥善保存.
6. 參考文件:
6.1不合格品管制程
序
6.2 產品鑑別與追溯程Q-211-001 序
6.3 資料分析程序 Q-217-001
6.4 品質記錄管制程序 Q-202-001 Q-216-001
7. 使用表單:
7.1 進料品質檢驗報告單
7.2 矯正與預防通知單 Q-418-001-1
7.3 品質異常處理單 Q-416-001 Q-409-001 -1
矫正与预防措施程序
7.4 客戶抱怨處理報告書 Q-412-002 -1
7.5 矯正措施通知單 Q-415-002 -1
善的措施,回覆業務部確認,最後由業務部通知客戶. 附件一
矯正與預防措施流程圖
下一篇: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