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电影里的意境美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王家卫电影里的意境美
一提到电影的意境,还是先要从东西方的诗电影谈起。西方诗电影的基本元素为隐喻、象征和节奏;与之相比,中国诗电影具有更鲜明的美学特色,这些都源于中国电影创造性地继承了丰厚的诗词以及绘画传统。中国诗学之精粹在于情与景的交融,并由此创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在电影这种叙事意境中,意境主要体现为环境与人物的交融,外部景观渗透着人物心绪,延伸着人物性格;两者相互转化、相互融合、从而大大拓展了美学时空,以有限的在场景物升华出无限高远而空灵的境界。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特有的理论范畴。意境是艺术家的独特创造,多见于诗词和绘画作品。它由艺术家的心灵和世间万象在接触、碰撞中所获的妙思灵感酿作而成。借用于银幕视象的创造,则应是电影艺术家通过对画面造型、光影、色彩、声音等艺术元素的和谐、有机的配置,营造出的特有艺术境界。
意境是源于中国诗学的一个术语,这种艺术精神重神轻形,求神似而非形似,力求虚实相生甚至化实为虚,重抒情而轻叙事,重表现轻再现,重主观轻客观。追求象,象外之象与象外之意。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美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象征和隐喻。
王家卫是香港电影人的代表,其作品个人风格强烈,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重抒情,主观,含蓄蕴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其含混、朦胧、感性、诗意的艺术世界都与意境美的诸多特征暗合。
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审美特征。电影以画面作为故事的叙述元素。就电影而言,情景交融不仅仅是呈现画面本身所展示的形象,而且是通过画面形象唤起观众心中产生一系列的联想,从而进入一种境界,体味到画面呈现之外所蕴含的“情语”。
影像的隐喻
《东邪西毒》剧照
电影的画面造型是景别、设法、构图、色彩的统一体,王家卫善于将现代拍摄手法巧妙运用,营造具有隐喻意味的影像,张扬画面的抒情功能,画面具有明显的虚化、写意化的特征。
巴拉兹·贝拉在《电影美学》中说
:“特写镜头不仅在人脸上和我们距离缩短了,而且它可以超越空间,进入另一个领域,精神领域,或叫心灵领域。”
影片《东邪西毒》中,影片最先呈现的是西毒与东邪两个人物的面部特写。特写画面是影视画面中视觉冲击力最大的景别,是影视画面构成中的视觉重音。画面中的西毒长发乱飘、神情落寞,眼神之中
王家卫电影里的意境美
饱含无限凄凉孤寂之情。影片通过开场的特写镜头塑造了一个心态失衡、阴骘、沉郁的西毒形象,也营造出一种凄美悲情的意境。
除特写外,大远景也是一种富于抒情功能的景别:西毒站在沙漠里,苍凉壮阔的蓝天黄土之中,人物与环境形成一种点与面的关系,人仿佛被“物化”、被吞没,黑色的旗杆飘摇深蓝色的旗帜,与人物的内心的寂寥感、孤独感相互生发,形成了一种悲观寂寥的心理情调,暗喻了西毒身若浮萍、无枝可倚的命运。
王家卫是色彩运用的大师,蓝色的情绪是落寞、忧郁和压抑。《花样年华》营造了蓝色与红色两种基调,宾馆房间的红色基调暗示着温暖、柔情,蓝色的基调大多在户外、街道,产生一种冷漠沉寂的感觉,人物在这样的一种街道上行走、驻留,虽无只言片语,而意境油然自生。《阿飞正传》中经典段落:阿飞在灰色的椰林中行走,跟拍的背影摇摇晃晃,音乐的配合造成一种迷离恍惚的效果,联想起阿飞关于“无足鸟”的命运的独白,其中滋味涵蓄隽永。
王家卫并不拘泥于局部的构图,而是善于在运动中把握影片的整体风格情调,给人以空虚灵动的美学效果。同时,大量使用广角镜头、慢动作,使得人物变形、虚化、写意化。《重庆森林》中的枪战,《堕落天使》中的奔驰镜头,《东邪西毒》里的打斗场面,人物的动作被放慢,人物关系暧昧朦胧,具有含混、感性的美,趋向于“乐”“舞”的状态,与传统的写意性美学思想在中国绘画中的意境表现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意象的象征
意象对于艺术的审美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作为最基本的叙事元素存在,而且能够将作者的创作理念以感性的形式予以显现,使得艺术作品充满象征性和哲理性,提升了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王家卫电影中的诸多场景因为灌入了作者的艺术理念,具有明显的意象特征。而这些意象也因为蕴含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从而具有含蓄蕴藉的审美特征和象征意味。
桃花在古代文学中是具有逃避和隐居的象征,古人诗中都表达着对于桃花和桃花源的感慨。电影《东邪西毒》中桃花所在的山谷深涧,便是盲武士生前心中唯一向往和留恋的地方,同时也是黄药师心中的另
一份情感的寄托。西毒欧阳锋则一直生活在沙漠里,关于沙漠,影片中有这样一段对白:
东邪:这沙漠的背后是什么?
西毒:是另一个沙漠。
影片中 …… 此处隐藏:5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