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考作业
时间:2025-07-12
时间:2025-07-12
编者 叶兰留 类型 课时作业 周次 日期 本学期累计份数
第一、二单元
1.一天傍晚,先生给学生甲、乙每人一个铜钱,要他们分别买样东西,马上把眼前这间黑暗的屋子装满。甲买了许多干草,塞满了屋子;乙买了一支蜡烛,点燃后整个屋子一片光明。 甲、乙采用不同的做法,主要是由于他们的
A.生活经历不同 B.哲学派别不同 C.思维方法不同 D.社会地位不同
2.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消极无为,等待神助;有人认为人能胜天,因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这两种处事方式反映了
A.不同的世界观 B.相同的方法论 C.不同的知识构成 D.相同的思维方式
3.“事物的存在取决于我们的感觉”,该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4.古希腊的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说:世界的本原是水,大地浮于水上,没有水就没有万物。这种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5.“死生由命,富贵在天”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6.漫画中的做法应该归入哲学两大阵营中的
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
C.辩证法 D.形而上学
7.漫画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
A.坚持实事求是 B.发挥主观能动性
C.注重实践的创造性 D.承认真理的有用性
8.漫画警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自觉站到
A.唯物主义阵营 B.唯心主义阵营
C.辩证法阵营 D.形而上学阵营
9.深受人们群众喜爱的漫画,往往既富有生活情趣,又充满艺术魅力,
这告诉我们
①立足于社会生活,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要求
②艺术创作的灵感,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喜爱
③艺术的魅力,源于对生活真实的感悟
④艺术的生命,在于对社会现实的复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0.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后人评说其意境全在“挂”字上,因为一个“挂”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这就是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D.方静放动,方静方动
11.年年贴春联,岁岁有不同。“改革春雨润万家万家富裕,开放东风扬神州神州腾飞”流行于八十年代;而如今,人们更喜爱“发彩信点新歌,邀来众人聚诗友;贺年华敲电脑,迎接新岁盼祥和”。这体现了
①社会意识的稳定性 ②事物运动的绝对性
③客观规律的永恒性 ④思想观念的历史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根据生物学的知识,人们可以将一个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
从
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物种。这一事实说明人类可以
A.创造规律 B.消灭规律 C.利用规律 D.改变规律
13.2013年6月,神舟十号遨游太空,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飞行阶段。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造福人类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④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机器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它不仅代替人类的许多体力劳动,而且越来越多地代替人类的脑力劳动。对此,有人认为机器人终将产生意识,全面超越人类。这一观点
A.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正确,因为机器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C.错误,因为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错误,因为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5.通过漫画中人物的外在行为,人们可以读出他的内心世界。这说明
A.思维可以脱离存在 B.意识可以超越物质
C.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D.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6.目前,美国超过一半的天然气是通过压裂法开采获得的。该方法是把“压裂液体”用高压注入地下井,压裂邻近的岩石构造,扩张裂口,使天然气能流入井中得以收集。这一方法的成功运用体现了意识的
①目的性 ②计划性 ③创造性 ④客观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明天的中国乡村文明,既不是现代的城市文明,也不是传统的农耕文明,而是在汲取和创造中的新乡村文明。所以,建设新乡村文明要做到( )
①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③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传说有一土财主,买了这样一副春联贴在自家门上:“一支粉笔,连绵化雨滋桃李;三尺讲台,摇曳春风抚栋梁”,四邻看了无不笑话。与这一传说蕴含着相同哲理的是.
A.邯郸学步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掩耳盗铃
19.人类要提高核能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做到趋利避害,最基本的要求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充 …… 此处隐藏:281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