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高中化学 第二章 第2节 芳香烃 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第2节 芳香烃(课时1)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苯的分子结构、苯的物理性质 和苯的化学性质。首先通过创设情境(硝基苯泄露松花江的新 闻事件)导入新课,然后介绍什么叫芳香烃?苯是最简单的芳 香烃,之后讲授苯的结构及其性质。重点讲解苯的苯的卤代 反应、苯的硝化反应和苯的加成反应。 对于苯与溴的取代反应、苯与硝酸的硝化反应、苯与氯 气的加成反应,课件中都插入了动画,借助于动画有助于理 解反应机理,使学生加深对有机反应的认识,提高课堂学习 效率。
2005年11月13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 事故,大量硝基苯泄漏,引起松花江水体污染 。
约100吨左右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 松花江一线150多公里水体遭受严重污染!
当地大量居民出现苯中毒症状,伤亡惨重!
1.什么叫芳香烃?分子中含有苯环的一类烃属于芳香烃。
2.最简单的芳香烃是? 苯
一.苯的分子结构及性质:
1.苯的组成和结构: (1)苯的分子式是 C6H6
,结构简式是
键角 120°。
苯分子是平面结构,其中六个C原子构成平面正六边 形。 【小结】①邻位二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②苯中的碳碳键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其化学性质既具有 双键的性质,又具有单键的性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在特定条件 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和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可归纳为一句话:易取代、难加成。
1.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 替排布的事实是( C ) A.苯的一元取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2.将下列各种液体分别与溴水混合并振荡,静置后混合液分成 两层,下层几乎呈无色的是( C ) A.氯水 B.苯 http://l4 D. KI
2.苯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有毒,不溶于 水,密度比水小 。熔点5.5℃,沸点80.1℃。若用冰水冷却,苯可 以凝结成无色的晶体。 3.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烟。 点燃 2C H +15O 12CO + 6H O6 6 2 2 2
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取代反应: ①卤代反应: 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发生的外部因素: 一是溴为纯的液态溴,与溴水不反应; 二是要使用催化剂,无催化剂不能反应。
+ Br2
FeBr3
Br
+ HBr
① 实验开始后,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② Fe屑的作用是什么? ③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④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 液面下?⑤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 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⑥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 为什么所得溴
苯为褐色? 怎样使之恢复本来的面目?
【学与问】① 实验开始后,可以看到哪些现象? 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产生,溶液中生成浅 黄色沉淀。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出现。 与溴反应生成催化剂 ②Fe屑的作用是什么? 用于导气和冷凝回流 ③长导管的作用是什么? 。 ④为什么导管末端不插入液面下?溴化氢易溶于水,防止倒吸。 ⑤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苯与溴反应生成溴苯的同时有溴化氢生成,说明它们发生了取代反 应而非加成反应。因加成反应不会生成溴化氢。 ⑥纯净的溴苯应是无色的,为什么所得溴苯为褐色?怎样使之恢复 本来的面目?
因为未发生反应的溴溶解在生成的溴苯中。用水和碱溶液反复洗涤可 以使褐色褪去,还溴苯以本来的面目。
写出苯与氯气取代反应方程式:
+ Cl2
FeCl3
Cl + HCl
资料 卡片
3.苯的化学性质:
(1)取代反应 ①卤代: 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发生的外部因素:一是溴为纯 的液态溴,与溴水不反应;二是要使用催化剂,无催化剂不能反应 。
②硝化反应:
应把 浓H2SO4 慢慢加入 HNO3 中,混合后会放出大 量的热,所以要使其冷却到50℃~60℃以下,才能慢 慢加入苯,以防止加入苯后,苯挥发。温度过高,硝酸也会分解 。用水浴加热,温度一定要控制在60℃以下。 Fe+HCl ( 硝基苯 ) NH2 (苯胺) NO2 还原
②硝化反应:
a.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和脱水剂。 b.加入试剂的顺序: 先加浓硝酸,再加浓硫酸,冷却后再 加苯。以防苯挥发而损失和硝酸分解。 冷凝回流。 C.长导管的作用: d.温度计的位置: 必须放在悬挂在水浴中。 e.硝基苯是无色有毒、有苦杏仁气味、 不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密度比水大。 Fe+HCl NO2 (硝基苯) 还原
NH2 (苯胺)
③磺化反应:(3)加成反应( 与H2、Cl2 ): Ni
+ 3H2 + 3Cl2
(环己烷)
△光照
H Cl H Cl Cl H Cl H Cl H Cl H
上一篇:综合布线第二版06章
下一篇:操作系统Linux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