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探析(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的农民工的数量。
针对2007到2008年之后的第二轮民工荒,又有一些具体的原因。一是金融危机前后的工厂倒闭潮把一大批工人送回了家乡,随之而来的政府在当地以刺激经济复苏为目的的各种措施出台,不少民工发现可以在家乡或者家乡附近找到工作,即使工资低一点,安土重迁的传统价值观开始影响了一大批工人的选择,留住了一批本土员工,二是改革开放初期,因政策限定只有沿海地区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办企业的情况已经成为历史,在政府鼓励北上和西行的政策导向下,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迁出沿海地区,从原来的送工人进厂变为送工人进村。 综上,民工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民工荒的实质是特定年龄(性别)
4的农民工收入与待遇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吸引农民工进城打工直至定居。
修改《土地管理法》,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进城的就业、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降低农民工进城的门槛,提高农民工的收益。通过种种措施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稳定转移。
(四) 结论
显然,用刘易斯拐点来解释中国的“用工荒”现象是不符合实际的。
中国的“用工荒”源于城市化不足,城市化不足源于制度的不完善。因此,说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刘易斯拐点是描述发达工业化国家经验的,而中国的情况则比较特殊, 目前依然是劳动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市场存在着割裂、劳动工资在不同部门存在差距拉大的现象。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到达刘易斯拐点还有一段距离,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还远远没有结束。
然而,人口发展规律告诉我们,人口红利不可能无限期延续,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一旦出现廉价劳动力短缺,剩余劳动无限供给的局面将被转变,劳动供给相对短缺,供给曲线出现上扬趋势,劳动工资将出现全面增长,那对于整个中国经济的挑战是巨大的。因此,中国应该通过制度安排来获得人口红利延伸,让人口红利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同时,企业和地方应该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让中国经济尽快实现“结构转型”,向高附加值和节能环保领域进军。这样,当刘易斯拐点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则已经做好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i i 【参考文献】
[ 1 ]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A].二元经济论[C].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89
[ 2 ]张东生,莫荣.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与预测[J].理论参考, 2009, (5)
[ 3 ]劳动保障部发布当前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Z/OL]. http: //www. gov. cn. 2007-06-13.
[ 4 ]梅哲群,苗青.解读“民工荒”[J].人力资源, 2008, (7)
[ 5 ]新民.每年1200万城镇人口无业可就[N].广州日报, 2007-06-15.
[ 6 ]“民工荒”病在劳动力与资本回报失衡[N].西安晚报, 2009-09-23.
[ 7 ]蔡昉 劳动力短缺:我们是否应该未雨绸缪[J].中国人口科学, 2005, (6)
[ 8 ]汪伟.从民工荒到刘易斯拐点[Z/OL]. http: //www. sina. com. cn. 2007-01-24.
[ 9 ]王德文.中国刘易斯转折点标志与含义[J].人口研究, 2009, (2)
[10]吴要武.“刘易斯转折点”来临:我国劳动力市场调整的机遇[J].开放导报, 2007,
(3)
[11]钱文荣,谢长青.从农民工供求关系看“刘易斯拐点” 人口研究, 2009, (2) 4 我国“民工荒”出现的原因及对策研究刘凤姣蔡幸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报)第四期2006年2月
上一篇:员工工牌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