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探析(2)

时间:2025-04-20

(二) 中国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

2009年出现的民工短缺和随之而来的以涨工资为主基调的罢工使刘易斯拐点这一相当学术和理论性的观点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人们均说“民工荒”有了一个洋名字——“路易斯拐点”。但是笔者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套用外国理论分析中国问题,中国到达刘易斯拐点尚有距离。

刘易斯转折点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是农业工资率大幅度上升。因此可以从这两个基本条件入手,进行论证。

1)人口角度来说,中国有13亿人口,比整个欧盟,美国和亚洲四小龙加起来还要多。其中50%至60的人生活在农村地区,以从事农业为主的工作为主,农村继续释放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

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远未达到一般发达国家水平。根据最新统计,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为46.6%,而中后期的其它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水平在85%左右,有户籍的农村人口还有9.4亿,而在现有的统计数据来看,有2.42亿人是没有城市户籍的农民工,农业人口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还远远没有结束。

2 )失业率上升,失业压力仍无缓解。如下图所示,从近年登记失业率来看,我国城镇失业率逐年升高,到2010年底为4.1%,实际失业率居高不下。如果考虑到农民季节性失业,失业率甚至高达20%以上,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失业率升高反应的不仅仅是短期经济波动,更反应出劳动供需关系中劳动供给的压力和劳动市场买方定价的特征。1 1王金营 顾瑶 《中国劳动力供求关系形势及未来趋势变化研究》 《人口学刊》 2011 第3期

中国就业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探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