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就业形势与刘易斯拐点探析(4)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另外,城镇职工与农民工工资差距日益拉大。国家统计局数据网站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已由1980年的762元增长到2008年的28898元,增长了进38倍,而如上所述,农民工工资则长期处在缓慢增长的状态,增长幅度远低于城镇职工的增长幅度,这导致了城镇与农村人口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根据统计资料显示,2003年到2006年的农民工工资绝对水平与城镇职工工资的绝对水平已由2003年的1.5倍扩大到1.83倍,远远高于正常二院经济中传统的维持生计的部门与现代化工业部门工资水平的差额,这一现在在局部地区更为严重。
综上来看,“民工荒”的出现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笔者认为,中国到达刘易斯拐点尚有距离。
(三) “民工荒”现象的探讨与启示
从2002年开始,珠三角地区开始出现“民工荒”,一直延续至今,2005年后,“民工荒” 从深圳、东莞等较为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开始向闽东南蔓延,再发展到浙东南和整个“长三角”地区,乃至京、津、沪和湖南、江西等内地省份(企业缺工)。2009年8月以来,据多家媒体报道,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很多中小企业的订单大量增加,但是却招不到工人。来自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珠三角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显示,这个接纳全国近1/3农民工的地区,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到1:1.51之间,也就是说每个求职的人有1个以上岗位虚位以待;在温州,2009年8月份该地区职介中心的用工缺口占比73%多,相比2009年6月52%上升了21个百分点。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民工荒”呢?笔者经过收集阅读各项资料,认为有以下原因。首先,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制度性的原因,土地管理制度滞后,缺乏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也缺乏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起国家对农民工的就业医疗、工伤保险、养老、教育等方面的制度和法规,没有完善的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用工企业未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和职业病防治措施。国家没有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发放的制度和措施,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生产生活条件差。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成本高,收益低。
另一方面,2004年开始国家通过粮食直补、减免农业税、取消农业特产税、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使农民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农业比较效益的提高增强了农民务农的信心,一部分打算进城打工的农民选择留在当地务农,减少了进城33民工荒”其实“荒”的是制度和结构 中国金融网
/News/2010225/Futuresmarket/717858864100.shtml
上一篇:员工工牌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