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时政分析文章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经典时政分析文章
日本的恐惧与如意算盘——在写新书《大博弈》时事篇节选
日本的恐惧与如意算盘
正所谓世间一切没有无缘无故,若非钓鱼岛本身存在问题,美国再怎么鼓捣也不会发酵。恰恰是二战后钓鱼岛本身存在问题,在当前国际环境下,在美国战略东移的大背景下,钓鱼岛问题才会迅速发酵。美国的战略东移,源于中国的崛起。而中国的崛起,恰恰又是日本最为忧心的事之一。如此一来,美日在遏制中国方面一拍即合。
日本对中国的忧心从上世纪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已经开始,并且随着日本二十多年来的裹足不前和中国的大步迈进而不断加深。日本的心态非常矛盾,一方面不想错过中国崛起给日本带来的经济机遇,另一方面又担心中国崛起会成为日本的噩梦。因此,随着中国崛起,日本对中国的未来表现出极度的忧心和对自己未来的极度恐惧。
日本的恐惧是多方面的。
地缘政治上,日本担心中国台海两岸走向一统。因为,一旦两岸一统,日本的出海航道将被中国扼死,其经济发展、政治影响力均要完全受制于中国,并必然被限制在东北亚的海洋上。如此一来,日本的未来若非依附中国,就只能继续作为美国在东亚的桥头堡。日本历来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国家,绝不愿意屈尊于此。
因此,由于担心中国崛起,日本热心于和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热心于插手台湾问题,一定要和中国争夺东海、钓鱼岛。虽然能力早已不济,但依然要向台独分子“暗送秋波”并提供局部支持。某种意义上说,只要两岸没有走向一统,借台遏陆、以华制华,从两岸斗争中渔利都将是日本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对华策略。
以台遏陆、以华制华最典型案例在近期就有发生。自2012年来,由于钓鱼岛问题不断发酵,日本接连遭到中国大陆方面在经济、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多重压力。2013年4月,为了离间两岸,日本在钓鱼岛渔业问题上向台湾马英九政府“让利”,以所谓“渔权”换马英九对钓鱼岛属于日本的“主权”认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面对蝇头小利,马英九竟然不顾两岸和平和经济的巨大利益而签署了此协议,这直接使两岸未来关系蒙上一层阴影。更为讽刺的是,马英九在哈佛读书时的毕业论文就是关于如何保护钓鱼岛的,如今却变相承认了钓鱼岛主权属于日本。
台湾著名政论家邱毅在新浪微博上连发两条微博,对日台渔业协议进行评论。邱教授说: 马英九在台日渔权谈判的短视将尝到贪小失大的苦果,试问台湾接受日本丢出的诱饵,放弃对钓鱼岛主权的坚持,必将引发大陆民间强烈的反弹,往后两岸之间的各种谈判还要怎麽谈?马英九因用人失当错误决策已使支持度降至谷底,国民党几乎要被他一人玩完,这次在钓鱼岛主权问题又弃守,支持度怕要再跌了!
整个情势的变化是令人忧心的。朝鲜半?的紧张情势使美国有充分理由在东北亚佈署重兵,奥巴马重回亚太的战略意外的得到落实。安倍晋三更是趁火打劫,一方面以此藉口扩军经
武,一方面以渔权谈判来进行联台制中。而马英九很笨的掉进美日的陷阱内,表面上在渔业上取得短期小利,但却破坏了两岸互信与合作。
马英九不顾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在钓鱼岛问题上采取绥靖政策,在两岸三地竭力“保钓”、两岸百姓不断呼吁两岸联手之际,马英九签署此协议被大陆舆论直称为“卖国”! 在笔者看来,这是马英九政府误认为东北亚局势美国已占据绝对优势,试图借美国之力维持两岸现状的同时,继续要挟大陆以从中渔利。但是,协议签署两天后,美国国务卿克里“愿与朝鲜进行对话以实现半岛无核化”表态确立了马英九的误判,因为美国态度软化表明美国并未掌控东北亚局势。而马英九此时和日本签署渔业协议,在政治动机上显然有加入美第一岛链遏制中国大陆的含义。如此,一旦美国无法遏制中国,跑偏了的台湾政治方向必然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经济方面,日本在1997年东南亚经济危机时,不负责任地将日元贬值使得亚洲国家深恶痛绝。当时的中国,则是负责任地扛住了人民币贬值压力,同时支持港府狙击了金融大鳄索罗斯。自那时起,日本在亚洲的领导位置即开始被中国取代。迄今,危机已过去16年,日本在亚洲的影响力不断趋弱,而中国的影响力则与日俱增。2010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让日本唯一的战略优势也丧失殆尽。
随着中国在经济方面开始超越日本,中国的军事、政治等能力也开始与日本拉开越来越大的差距。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对中国最终收回钓鱼岛的担心与日俱增。钓鱼岛问题和琉球问题是捆绑问题,一旦钓鱼岛被中国收回,则日本在东海划界、琉球(日称冲绳)主权等问题上都将陷入被动。日本不但担心丢失钓鱼岛的控制权,更担心丧失东海划界谈判筹码,并最终在琉球主权问题难以自制。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欲借助美国的重返亚太之机,借美国之力在钓鱼岛问题上形成既定事实,迫使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若中国迫于美日压力在钓鱼岛问题上让步,则日本不但在琉球主权问题上不再受到威胁,连东海划界问题也会占尽优势。当然,此时的日本就会再次觊觎中国的宝岛——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