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规划(14)

时间:2025-07-07

二灵夕照 湖之东下水溪口,一山迤逦由东南来,突兀湖中,三面环水,水既清碧,山亦多姿,取“山灵水灵”意,曰二灵山。1111年至1115年(北宋政和间)韶国师在山上建方形七层石塔,塔身每层四面皆精雕石佛。1068年至1077年(宋熙宁间),左正言陈禾在此筑室读书,取名二灵山房。时人称之“祖孙三学士、一门俱忠耿”,父子均埋骨二灵山。后知和禅师居此,相传有二虎相侍。1131年至1149年(绍兴间)复建,赐额“普光”。自元至清,塔院屡经兴废,1403年至1424年(明永乐间)并于天童,后圮。1465年至1487年(明成化间)重建迁于山下,复圮,今尚存大殿。1985年,重修二灵塔,复其旧貌。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斜照,塔影倒映湖中,蔚为佳景。明人乌斯道诗曰:“东湖阔处二灵山,龙吐双珠落水间;四面乱峰云气白,半天孤塔雨花斑。”

上林晓钟 缘上水溪行,绿树夹岸,峰回路转,山盘水曲,群翠环抱,幽谷处有小村横街。963年至968年(北宋乾德间)就此建寿宁禅院。南宋丞相史浩在其旁砌石百余丈,层峦叠嶂,宛若天成,称假岩。1662年至1722年(清康熙间),僧超济重建佛殿,更名上林寺。昔每当寺内早课晓钟敲响,涧谷共鸣,益显空山清幽,声闻数里。忻宇春诗曰:“山回水曲路街横,中有丛林拓宇宏;湖上月沉天欲晓,敲残云里几声钟。”后寺废无存。

芦汀宿雁 北距莫枝镇不远的谷子湖,有一小屿,状似浮瓜,称瓜屿;中有岳鄂王(岳飞)庙,俗成西瓜庙。1234年至1236年(南宋端平间)建。傍山依湖,四壁环水,有堤如瓜藤,与岸一线相连。庙前约百米处,隐伏一片沙洲,旧时芦苇丛生,成为岳鄂王庙的天然屏障。每当秋深鱼肥,北雁南飞,或月明星稀,湖山沉寂,风动芦枝,舟兴湖波,宿雁惊飞,凌空哀鸣。遂有“芦汀宿雁”之称。忻宇春诗云“秋水苍茫夜色微、宿芦汀雁浑忘机;风来瑟瑟忽惊起,明月满湖花乱飞。”后屡圮屡建。1990年,东钱湖风景名胜区开发基金会集资17万元,修缮岳鄂王庙,庙内存清代匾额、联对10余块,内有八大山人金农题匾、会稽道尹黄庆澜等人联对,已辟为一游览景点。

殷湾渔火 湖北面殷家湾,居谷子湖口内,背依平满山,村落绕山转,纵深3公里,宽200米,为一避风小港。旧时渔户麋集,渔舟岸泊。每当夜色朦胧,水湾深处,渔火闪烁。忻宇春诗曰:“水阔烟深望渺然,霎时渔火满前川;客舟对处添愁思,疑在寒山寺外眠。”如今渔舟虽少,但晚间农家灯光闪烁映入湖面,景色别具。

白石仙坪 谷子湖北有山,白石裸露,故名白石山。山体白色,山北坡峭崖如壁,南向山势平缓,半山腰有一约60平方米石平坡。传说两仙姑在上奕棋,偶为牧童窥见,识破天机,乃名其石为白石仙坪。忻宇春诗云:“仙人偶下洞云深,对局弹棋坐碧岑;惆怅烂柯山寂寂,曾留片石到于今。”从白石山顶极目远眺,可饱览钱湖风光。

(2)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规划(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