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旅游发展规划(12)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3) 降水
东钱湖地区降雨情况表(毫米) (4) 霜情
年均无霜期239天。初霜平均期在12月上旬,最早为11月9日。终霜最晚为3月7日,见下表。
东钱湖历年霜期情况表 (5) 风向
湖面对风速有明显的影响,由于水面平滑,摩擦力小,因此,风速也较陆地大。又由于水面气温与周围陆地气温的热力差异,产生了以一日为周期的水陆风,白天风由水面吹向沿岸,夜间则由沿岸陆地吹向水面的内部小环流,尤其在夏季最为明显。使东钱湖周围面湖区域均有凉风送爽。因此东钱湖地区实则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冬季因水陆温差较小,风向与陆地相仿,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5.土壤、植被
东钱湖周围地区主要土壤分布类型为红壤和水稻土。鄞县东南平原区,如高钱村、莫枝村多分布以黄土为主的潴育型水稻土和以黄化紫青泥为主的脱潜育型水稻土,仅有少量渗育型黄泥土。在鄞东南面丘陵区,如韩岭村、下水村多为红壤和水稻土,并分布少量黄壤、潮土。
东钱湖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这里的植被主要是南方植物种类。由于长期受人类耕植活动的影响,现山地几乎全是次生植被,原生自然植被基本上不存在。植物结构分为乔木、
灌木、草三层,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乔木有樟科植物叶子的特征,山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树、针叶阔叶树混交林,其中马尾松占大多数,林相单调,植被景观不突出。近年来,封山育林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山地绿化覆盖率较高。东钱湖旅游度假区范围内(除天童国家森林公园)由于长期受人类耕植活动的影响,现山地几乎全是次生植被。其中主要有以马尾松和杉树为主的用材林,以茶、果树为主的经济林和经过封山育林形成的阔叶树薪炭林和防护林。天童森林公园的植被资源较为丰富,现有维管束植物78科271种,地带性植被特征是以栲树、米槠和木荷形成的常绿阔叶林。据不完全统计,区内植被种类达三百多种。 6.动物
境内野生物属东洋界动物区系,分布亚热带林灌、草地、农田动物群和近海动物群。有哺乳动物14科28种,鸟类34科48种,还有爬行类、两栖类、鱼类、贝类、虾蟹类等各类动物。其中的国家一类保护动物毛冠鹿、金钱豹、白鸛。在湖泊林缘常有成片鸟类栖息,已形成一定的景观。
二.旅游资源调查
1.自然景观资源
东钱湖地区的优势自然景观资源集中分布于东钱湖风景名胜区和天童国家森林公园。 (1)东钱湖风景名胜区
东钱湖区以其曲折宽广的湖面,山水交融的自然风光和质朴、秀丽的江南水乡泽国情调为人们所欣赏,被人们誉为“浙东明珠”,原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称之为“华夏沿海第一湖”,著名文学家郭沫若曾对它有“西子风韵,太湖气魄”之赞誉(宁波东钱湖概况介绍)。
整个风景区以东钱湖为中心,沿湖处处有延绵如黛的群峰,蜿蜒曲折的溪流,以及融于自然的水廓山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了本风景区质朴、清秀的格调。包含着自然山水、水乡泽国风光以及丰富文化风景资源等方面的风景旅游资源。历史上曾有众多寺庙古迹,遍布山野湖岸,吸引了众多的文人雅士于此游览探胜、隐居、读书,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诗文评说,自宋以来就有“钱湖十景”之称。正如元代诗人袁士元诗所说“天然景物谁能状,千古诗人咏不休”。
“钱湖十景”:
陶公钓矶 陶公山横亘湖滨,山上苍松浓郁,涧麓民居云集,远眺似伏牛饮水,古称伏牛山。相传春秋时,越大夫范蠡功成身退,偕西施隐居伏牛山,改名陶朱公,后人追念其
下一篇:美容师培训内容之电话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