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2)

时间:2025-04-21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各个维生素的代谢过程,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维生素的定义、维生素的命名与分类、维生素的缺乏

第二节 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D、E和K的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维生素A、D、E和K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第三节 水溶性维生素

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化学本质、性质及来源,B族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病。

第三章 酶(6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酶的化学本质、组成和酶的催化机制。 2. 熟悉酶的结构与功能以及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 3. 了解酶与医学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活性中心;酶原及酶原的激活;同工酶;Km与Vmax;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

*酶的活性中心及酶原及酶原的激活;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竞争性抑制与非竞争抑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酶的化学组成、命名和分类

第二节 酶促反应的特点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酶的活性中心,酶原与酶原的激活,同工酶,酶活性的调节以及酶催化作用机制。

第四节 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

底物浓度、酶浓度、pH、温度、激活剂和抑制剂的影响。

第五节 酶与医学的关系

第四章 生物氧化(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电子传递链和能量代谢。 2. 熟悉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3. 了解各电子传递体和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呼吸链的概念、组成成分极其排列;ATP的生成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ATP的储存和利用。

*呼吸链组成成分的排列即D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偶联部位和电子传递抑制剂。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生物氧化的概念、特点、反应类型和酶类;生物氧化中二氧化碳的生成。

第二节 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生成

临床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