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压轴题求解思路
时间:2025-04-02
时间:2025-04-02
物理培优课件
v0
高考物理压轴题 求解思路
高考物理压轴题具有对考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 决物理问题能力等多项能力的考查功能, 在高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理压轴 题往往含有多个物理过程或具有多个研究 对象,需要应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 求解,难度较大. 从知识体系来划分,可 分为力学综合题、电学综合题或力、电、 热学综合题、电、光、原子物理综合题等, 其中的力学综合题与电学综合题,在物理 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力学综合题的求解思路力学综合题包含两大方面的规律:一是物体受力的 规律,二是物体运动的规律.物体的运动情况是由它 的初始条件及它的受力情况决定的,由于力有三种作 用效果:①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形变或 产生加速度;②力对时间的积累效果——冲量;③力 对空间的积累效果——功,所以,加速度、冲量和功就是 联系力和运动的三座桥梁,与上述三座桥梁相关的物理 知识有牛顿运动定律、动量知识(包括动量定理和动量 守恒定理)、机械能知识(包括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 律).力学综合题注重考查物理学中的两个重要观点— —动量、能量,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 题思维,能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解题 的关键是要理清物理情景中出现的“过程”、“状 态”。
【例1】如图所示,质量M = 4kg的木板AB静止放在光滑 水平面上,木板右端B点固定着一根轻质弹簧,弹簧自 由端在C点,C到木板左端的距离L = 0.5m ,质量为m = 1kg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左端,其与木 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木板AB受到水平向左F = 14N的恒力,作用时间t后撤去,恒力F撤去时小木块恰 好到达弹簧的自由端C处,此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 大压缩量x = 5cm ,取g =10 m/s2 .试求: (1)水平恒力F作用的时间; (2)木块压缩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整个运动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
解析:(1)木板向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而 小木块在摩擦力f =μmg 的作用下也做初速度为零的 匀加速运动,M 、m的加速度为a1 、a2 ,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a1 =F–μmg /M =3m/s2 , a2 = μmg /m =2m/s2 撤去F时,木块刚好运动到C处,由运动学公式得L 1 2 a1t 2
1 2
a 2t
2
解上面各式得
t
2L a1 a 2
1s
(2)撤去恒力F时,M 、m 的速度分别为v1 、v2 , 由运动学的公式有v1 = a1t = 3m/s , v2 = a2t = 2m/s ,
此时,因M的速度大于m的速度,弹簧被压缩,小木块m向 左继续加速,木板M减速,当它们具有的共同速度设为v时, 弹簧弹性势能最大,设为EP , 将木块和木板视为系
统,规定向左为正方向,系统动 量守恒,则有Mv1 + mv2 =(M +m)v , 系统从撤力F后到其有共同速度,由能量守恒有1 2 Mv 2 1
1 2
mv 2 2
1 2
( M m)v E p mgx2
由以上各式得: 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EP = 0.3 J。 (3)设小木块相对木板向左滑动离开弹簧后又能达到 的共同速度为v’,相对向左滑动的距离为s , 由动量守恒得 (M +m)v =(M +m)v', 得v’=v , 1 由能量守恒得 1 2 '22 ( M m) v E p ( M m)v mgs 2
代入数据得: s = 0.15m ,
由于x + L > s,且s > x ,故假设成立, 所以整个运动过程系统产生的热量 Q =μmg(L +x +s) =1.4 J .思维点拨:本题研究对象为系统, 运动过程有多个子过程, 涉及许多重要知识点,读题时可用“慢镜头”将运动过程分解为 下列几个子过程:1木板、小木块作同方向加速运动, 直至小木 块到达弹簧自由端C处,考虑木板、小木块的位移关系列式,求出 F; 2小木块压缩弹簧,当木板、小木块具有相同速度时,弹簧压缩量 最大,即弹性势能最大,从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两个角度分别列 式;3之后小木块弹出滑行,直至木板、小木块再次有相同速度, 再用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分别列式,求出弹出滑动距离s ,进而 求出整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解题时还应弄清状态,如笫2过 程中,列式不能漏掉木块克服摩擦力消耗的能量, 笫3过程中,求 出小木块弹出滑行s = 0.15m ,还必须判断一下它是否到达弹簧 自由端, 是否弹出木板外等,许多考生往往忽视假设条件是否存 在而导致失分.
二、电学综合题的求解思路电磁学包括静电场、恒定电流、磁 场、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电磁场等方 面的知识,研究电场、磁场和它们对电 荷的作用,研究的是直流电路及交流电 路的有关规律.电磁学中的“场”与 “路”的知识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 全部的电磁学问题,以“场”为基础, 进而研究“场”与“路”的关系.
【例2】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竖直放置,仅在虚线 MN下面的空间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随高度变化的磁场 (在同一水平线上各处磁感应强度相同),磁场方向垂直 纸面向里,导轨上端跨接一定值电阻R ,质量为m的金 属棒两端套在导轨上并可在导轨上无摩擦滑动, 导轨和 金属棒电阻不计,将导轨从O处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 后正好做匀减速运动,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v ,到达P处 时速度为v/2 ,O点和P点到MN的距离相等,求: (1)求金属棒在磁场中所受安培力F1的大小; (2)若已知磁场上边缘( 紧靠MN )的磁感 应强度为B0 , 求P处磁感应强度BP ; (3)在金属棒运动到P处的过程中, 电阻上共产生多少热量?
解析:(1) 金属棒从O →MN过程棒做自由落体 …… 此处隐藏:24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