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政府购买性支出(4)
时间:2025-04-21
时间:2025-04-21
2.农业
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必要条件之一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农业投资重点:
一是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如大型水库和各种灌溉工程;
二是投资到农业科研、科技推广、农民教育等。
3.住宅
住房保障投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棚户区改造
4.战略性新兴产业
中央在提到产业结构调整时总在说新能源、新生物、新医药、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宏观大领域, 2010年发改委通过文件细化到了项目。集成电路、平板显示、新支线飞机、核电等重大专项项目是中央投资的重点,这是中国经济突破口,新的增长点,将具备战略意义。据悉,发改委还将围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领域,启动一批研发、产业化和市场推广重大专项工程。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资方式,一是政府直接资助科研、二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
五、我国财政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出台政府投资条例,加快制定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制定中央政府投资项目决策责任追究指导意见和代建制管理办法,建立重大项目专家评议制度。(发展改革委、法制办负责)
——2010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
推行“代建制”的政府投资项目指非赢利性的公益性项目(非经营性项目)。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六、财政投融资
1.财政投融资的概念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了实现其特定政策目标,以信用方式直接、间接投融资而产生的资金筹集和使用的活动。它反映了以国家为主体按照信用原则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所形成的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
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国际经验表明,采取将财政融资的良好信誉与金融投资的高效运作有机结合起来的办法进行融资和投资,即财政投融资,是发挥政府在基础设施投资中作用的最佳途径。
上一篇:对施工单位管理办法
下一篇:宋代书院的学生管理钩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