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6)

时间:2025-04-19

详细的高点解析

①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②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③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

3.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向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产生地面长波辐射,其中绝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二、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P37分热量还给地面。

1. 方式P38

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辐射,其中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大气逆辐射,把部

① 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的上升和下沉 ② 水平运动,表现为风 2. 热力环流P38

(1) 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 形成过程

海陆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大气运动形式。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升温快,气温高,空气膨胀上 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空气压升高),风由海洋吹向 大陆形成“海风”;夜晚情况正好相反,风由大陆吹向 海洋形成“陆风”。(如右图)

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暖 空气沿山坡上升,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形成谷风。夜 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山坡下 滑,流入谷地,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形成山风。(如图) 城市风:城市上空气流上升,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 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外,绿化带 应布局在城市风下沉距离以内。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P40-41

详细的高点解析

1. 形成因子①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 2. 分布

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图5-2所示:

3. 移动规律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二、季风环流P43

1. 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

节有规律变化的风 2. 成因

(1)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① 特点 ② 表现

(2)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详细的高点解析

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的影响, 气候特点:温暖湿润。 (2)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气候特点炎热干燥;

冬季受西风影响,气候特点温和湿润。

(3)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点高温多雨;

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候特点低温少雨。

1. 概念

2. 特征 3. 分类: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运动状况分为三类

定义: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而形成的锋

冷锋

暖锋 过境时的天气:阴雨天气

准静止锋:概念:冷暖气团相遇,势力均衡,锋面相对静止 受冷锋影响:寒潮、沙尘暴天气;受静止锋影响:梅雨天气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P45-46

天气:晴朗天气

受气旋控制:台风现象;受反气旋影响:伏旱,“秋高气爽”的天气 气旋与反气旋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点解析(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