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报告

发布时间:2024-11-08

《论语》——读书报告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论语》后才真正有所感,让我不得不感叹古人的聪慧。人生活是为了学习,但是倘若我们总抛弃前人总结出来的诸多道理,认为那些是落伍的,从而不去读,那才是暴殄天物。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前人已经帮我们总结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道理,而读书正是一种学习的捷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第一节课,罗老师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读书。但悔恨不能早早静下心来去认真品读老师介绍的多本书。人不能舍本逐末,我认为,应该要先把老祖宗的经典品读,再去欣赏外国佳作更能让我受益量多,所以我选择了《论语》这本书。 从百度百科上查到的《论语》简介。《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每读一本书之前,先读书的简介能让我们对书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让我们更好的读懂这本书。

从《论语》的简介中我们可以得知,《论语》是一本对话文体的书。蒋伯潜先生认为,《论语》作为“最早之记言体”,“章既简短,辞已质朴”,而所以形成“质朴”的语言风格,乃与《论语》之成书方式有关,《论语》是孔门弟子记其所见所闻的“直录”,“盖虑其铺张润色,或致反失其真,记录忠实,理所当然。”

它主要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而读这本书则是要去感受孔子的诸多看法。让我们来一一品读。

第一篇“学而第一”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在看完这句话之后,我不经要问,难道所谓的受教育程度就真的只是那些学历、成绩、考评么?这些终究只是物质方面的参考而已,真正说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的在我看来,正是孔子所说的这些啊。“家教、家教”,一个有“家教”的人不正是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么,不正是一个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么。原来我们现在所定义的“受教育者”还远远不如孔子所精辟与准确。

这一篇清晰的告诉了我们什么叫“学”。“学”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在我看来,“学”的第一位应该是“学”做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再学课本知识也不迟。

第二篇“为政第二“

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

的确,法律是一个约束人们还有规范社会的一个很好的工具,但约束我们自身的本应该是那崇高的道德准则才对。真正简洁有效的规范社会的手段应该是提高人们的道德规范,只有从小的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才是真正治标治本的方法啊。广州创建文明城市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并不是每次创文前那铺天盖地的广告就能真正让广州成为一个文明的城市。一个城市的文明与否更应该是道德的沉淀。

第三篇“八佾第三“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

礼也。”

意思是: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进太庙,事事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

孔子用行动告诉了我们,懂“礼”是什么。懂“礼”并不是说懂得“礼“的多与少,而是真正的学会用”礼“的态度的去对待人或者事。”礼“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待人有礼,待事有礼,这代表礼已经深入了人的内心,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礼啊。

第四篇“里仁第四“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

读孔子说的话总能让我们不断的反省自己。我们常常说别人不理解自己,把过错都推卸在对方没有去理解自己,从而把自身的过错忽略掉了。但是啊,孔子告诉了我们,当觉得没人了解自己的时候,正确的做法不是要别人聪明的去理解我们,而是要我们自己放低姿态,相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啊。寥寥几句话就让我们获益良多,难怪柳存仁先生把《论语》的语言特征概括为“语长文简”、“多含蓄较深之意义”,认为其“记言之处”,“已颇有较丰富之文字与情感可资表章者”。

第五篇“公冶长第五“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文人文人,文人的意思大概是孔子这样的人吧,好学并且能不耻下问的人才是文人。我

们不能因为别人学问比自己差而耻于向他们请教,如果能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个文人啊。

第六篇“雍也第六“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文质彬彬的人才是君子,一个人,倘若文采和品质配合不恰当,最终只会显得粗野或者浮华。这说明人应该全面发展,这句话也同样的适合我们当中的一些得此失彼的人。凡事都有一个度,只有把握好度才能成功。

第七篇“述而第七“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

世界上有天才但却没有先知,学问不是与生俱来的,学问是从学习中获取的。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光是读书并不能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只有好读书,读好书,并且勤奋敏捷的追求知识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学问家。

第八篇“泰伯第八“

子曰:“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亲属,则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故旧,则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

俗话说的好,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下梁歪。我们在领导别人或者教导别人的时候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否则,如何能带领自己的团队让人心服口服呢。教导并不能光靠口说,应言传

身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第九篇“子罕第九“

子绝四:“毋臆,毋必,毋固,毋我。

意思是:孔子杜绝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 《论语》的内容源自生活,而其内涵却高于生活。孔子的绝四,不但教导了我们在生活中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更告诉了我们四个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无一不在告诉我们,要善于接纳意见。我们不仅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我们的生活遇到形形色色的其他人,只有善于考虑并接纳他人意见才能让我们不断完善自我啊。

第十篇“乡党第十”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意思是: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

这一段老师曾在上课的时候和我们讲过,但是真正在书中读到这一句时,感受却不尽相同。这体现了孔子的一种与当时社会格格不入的价值观——与人为本。不问财物损失如何,只问人身安全。原来以人为本的精神从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高尚却又平淡得真实。

《论语》不仅仅是一本儒家经典,《论语》更足以作为一本指引我们人生处世的哲学巨著。虽然我还并没有完全品完这本近两万字经典。但正如一本书在不同的时刻阅读,总会有不同的感想。以上我所列举的只是我阅读时有感而发所摘录下来的几句话与我自身的理解。

鲁迅先生认为,《论语》具有“略无华饰,取足达意而已”的语言艺术特色。而我同样的也认为《论语》语言朴素,但其中所蕴含的哲学已不是短短的只言片语能够说尽。我相信,随着我的继续阅读,《论语》将继续用它那朴素的语句告诉我更多的人生哲学。

《论语》读书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