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柯--关于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24-11-08

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

具体实施的几点看法

单位: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姓名: 崔 柯

时间:2007年11月8日

素质教育论文

关于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几点看法

河南省开封高级中学 崔 柯

【内容提要】

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教师专业化;素质教育实施的有效渠道——德育社会化;素质教育实施的落实———走向学生; 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帮助——正确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新精神 专业化 德育社会化

自素质教育提出以来,已经被社会和教育理论界所接

纳,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而作为一名教师,科学地把握素质教育内涵,深入地学习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结合实际在日常工作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对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增砖添瓦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实施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

能力

在素质教育中,创新教育又是其核心。所谓创新是一种

创造性的行为,指在其亲自参加的各项活动中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业绩或东西 的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取之不尽的动力,是一个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而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事件,它以培养具有创新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可以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加强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

神,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教育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兴趣是创新

的动力,培养兴趣和爱好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欲,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强烈创新欲的人;同时创新精神又是在其参加的各项创造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素质教育论文

因此创新精神的确立,离不开学生参加的各项创造活动。开展创新活动,实质上就是组织学生制造新产品,发现新事物,提出新方法,树立新观念。例如:文艺创作、工具改良、产品制造、科学实验以及新的学习方法的提出等,就是学校里最常见的创造活动。

此外在创新教育中要着重放飞学生的想象力。则需要教

师把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继承性转化为探索性和创新性,要在让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不拘泥于本本,敢于打破框框,敢于 异想天开 。放飞学生的想像力。 当今世界,知识如潮,日新月异,知识的增长与更新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 试图拥有所有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所谓人才,不是看其占有知识的多少,而是看其创新力的强弱,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力,做出了或正在做出创新性成果的人,才称为人才。而素质教育所培养的正是这样的人才。

二)、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体现在全社会和

个体成长的全过程。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广阔时空中,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素质教育的思想与目标确立后,重要的问题是要通过转变观念,寻找适当的途径、方法,保证素质教育在中学教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做到以下方面:

1、在思想上要做到热爱学生,在师生中创立一种民主、

平等、亲密、和谐的关系。教师的教学作风不民主,会挫伤或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一般都喜欢规规矩矩的学生,在课堂上也总喜欢鸦雀无声、洗耳恭听的学生,不喜欢质疑的学生,这些都会扼杀学生萌发的创新精神。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教学思想,真正树立热爱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思想;保护学生的创新力和想象力。

2、在教学实践中应重视课堂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实践中

基本技能的训练,处理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传授基础知识与进行基本技能训练的关系,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定义、法则后,在学习中能发挥普遍的迁移作用,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融会贯通。具体而言,主要通过课

素质教育论文

堂教学和学校课外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3、要重视学生的创新禀赋。在创新方面,后进生与优

等生是平等的,同样具有创新力,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发现、挖掘和培养。作为教师,应以宽容的态度,给每位学生以 标新立异 和表现创新的机会。做到使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己任的教师,一定要有时代的责任感,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努力开辟一片新天地,真正以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二、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教师专业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育改

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师,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教师素质乃教育之本,素质教育的任务只有靠教师去完成,去实现,没有高素质的教师,素质教育只能是徒托空言。只有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才可能培养出全体达到高素质的学生,才能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素质教育的目的才能够达到。

当前世界各国纷纷把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了教师队伍

的建设,虽然各国的措施各异,但教师的专业化明显地成为当今世界教师队伍建设的共同趋势。各国都希望通过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革教师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进而实现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在我国,也将教师职业确认为专门的职业。但纵观国内

的教育现状,由于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水平不高,教育专业训练不足,教师队伍专业水平较低。就教师的专业探究意识和研究能力而言,由于我国目前 专业意识 淡薄,教师专业研究的薄弱,导致教师专业知识的苍白无力与贫乏,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中狭隘的经验主义盛行;在教学中,我们更多强调学科研究,而很少强调教育研究,而且教育研究本身也存在 三多三少 的现象,即研究教材多,研究学生少;研究教师教法的多,研究学生学法的少;研究学生共性的多,

素质教育论文

研究学生个性的少。大多数教师只知学问的本身,而不知教学过程本身是一门艺术、一门工程、一门科学。因此,不高的教师素质已经成为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直接障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它应以承

认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的职业为前提。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应具有以下专业素质:

①应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作为自己

专业行为的基本理性支点;

②在知识结构上,不再局限于 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

的传统模式,而应要求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必须是动态的、开放的,必须不断地补充新的科学知识,吸收新的科学思想,了解新的科研成果,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具有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③当今社会赋予中学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更高

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要胜任素质教育的任务,就必须具有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及冲突的能力等各项能力。

总之,教师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复合的知识结构,在

富有时代精神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在实践中凝聚生成的教育智慧,这就是我们期望的新世纪中学教师的理想丰采。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使教育教学跟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地接受各种在职培训,使中学教师的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德育社会化

所谓德育社会化,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充分挖掘社会资

源,使学生在社会各方面的关怀下按照社会发展要求成长的过程。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经说过: 一个人一生要受三种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德育只有社会化,才能使受教育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并顺利形成

素质教育论文

符合社会需求的道德行为规范、政治思想素质和理想信念体系。基于此,以建立德育基地为主要形式的德育社会化,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

育的决定》中强调, 要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德育基地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好的形式。由于当代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多娇生惯养,加之学生易受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多年来德育工作一直开展较困难,仅停留在理论上,空洞无物,抽象封闭,学生不愿接受说教。但通过建立德育基地,使德育工作从理论走向实际,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抽象走向现实,成为具体的活动,感染力强,学生易于接受,德育的实效性比较显著。例如:在军事夏令营中,许多学生在家中从未洗过衣服,而在这里必须自己动手。夏令营结束后,家长反映孩子象变了个人似的,积极主动干家务;此外,学生通过团支部组织的志愿服务接力点的活动,使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学会了接人待物,学会了奉献爱心,学会处理突发事件,为将来适应社会打好基础。

同时,德育社会化扩大了德育工作者的队伍,德育共建

活动的开展,对发掘社会的教育资源,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构成大德育体系,使教育从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变为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起到极大作用。它使德育工作参与的单位和人员多了,更加引起全社会对德育工作的关心、关注,德育活动的内容和范围也比过去充实广阔,德育途径已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此外,通过德育社会化,有利于青少年形成高尚的道德、

顽强的意志和坚强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组织能力得到加强,思想品德在活动中得到陶冶,学校把 育人 的工作放在社会的大环境下进行,以社会认可作为标准,站在时代变革的客观条件下,思考如何培养学生具备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及改革开放的形式相适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就容易塑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未来接班人的形象。德育的最终目的也就达到了。素质教

素质教育论文

育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四、素质教育实施的落实————走向学生

顾明远教授指出: 素质教育确切地说,不是一种教育

模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 其中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容纳了素质教育理念丰富的内涵,这句话,要求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素质教的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他们整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心中要装着班里每一个学生,不应因为学生的淘气、笨拙和不听话而放弃一个学生,深深地爱他们,为每个学生现在的基础、将来的发展服好务,这才是素质教育的理念的具体体现。不仅如此,素质教育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即求实创造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真正意义上 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的需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多样化的个性。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理念的实现取决于在学生身上下功夫的深与浅,走向学生的多与少。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在研究学生上下功夫,在走向学生上动真情,在为学生未来发展上多服务,这才能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要了解学生必须先走

向学生,才能对学生实施心心相印的教育,素质教育中的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怎样才能做到 走向学生 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教育工

作者,我们应该做到以下的方面:

1、努力挤出更多的时间走向学生。每天早晨走进学校

的第一件事是走进教室,与学生亲热地互相问早,与学生一起打扫卫生;课间走向学生,与学生一起聊天,一起谈心,一起娱乐;放学走向学生,如果能与学生同路一起回家,则格外亲热,无话不谈;

2、在教育教学中走向学生。上课走向学生,积极让学

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及时反馈的信

素质教育论文

息调整教学;批改作业走向学生,逐个批改,及时订正,反馈迅速,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及时辅导,这样作业质量高,效果好;活动中走向学生,带着学生走向大自然开展活动,带着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活动,带着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喜闻乐见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感情交融,教师也可以在活动中直观地观察、了解、研究学生;在班级管理上走向学生,把学生看作是学校的主人,让学生参与管理学校、班级事务,使每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3、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走向学生。人需要人的爱,

需要与人交往,需要得到别人的尊敬和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带着爱心走向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并使之感受的到你对他的信任和爱护,使之对你产生一种亲切感;带着微笑走向学生,使学生看到的是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这可能会使学生感到和你在一起很快乐;带着鼓励走向学生,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形成恰如其分的进行鼓励,积极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会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去追求成功;带着趣味走向学生,学会艺术化,学会幽默,学会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开心,会使学生心理得到最大的满足;……

五、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帮助——正确的家庭教育

在教育的系统工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

的重视。纵观当今中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的状况,可以看出,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把素质教育运用到家庭教育的不乏其例,然而,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本身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文化水平低,使得教育成果甚微。为了与学校教育的改革相适应,在家庭教育中也应实现以下转变:

1、变分数第一为全面发展。分数的高低不一定能反映

出孩子的素质发展状况,分数低不一定智力差,会读书不一定会做人,如果说 人生是一道题 ,那么第一个为孩子解难题的就是家长。在分数第一的指挥棒下,现在许多家长都极端重视对子女的早期智力开发,执着而盲目地追求孩子早慧,而忽视了头等重要的事情——育人。年轻的父母应当懂得通过机械的强化训练,让孩子认识几千个生字,记若干个单词,背上上百首唐诗并不一定是值得炫耀或者骄傲的事

素质教育论文

情。某些知识、某种技能,可以速成,但良好的行为规范的养成,人生经验的积累,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却是难以速成的,所以说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因此家长要能够转变观念,成为关心孩子全面发展的 人师 。

2、变期望过高为因材施教。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

孩子能考上大学,把它看作是 成才 的唯一途径。常言道量体裁衣。我们对孩子也应因材施教,如果不顾孩子的实际,揠苗助长,势必会造成精力、物力上的浪费。实际调查表明:大人期望值越高,孩子实现值越低。这种二值相反现象在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因此应多给孩子些主动权,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以使其发展个性,顺势成才,做到 顺其自然,合理指导,但绝不任其自然,放手不管 。

3、变专制管教为心理交融。 就学习而言,有的家长对

孩子的教育说一不二,不顾孩子的意愿和个性特点,盲目地强迫孩子学这学那,致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从成人对他们的尊重和爱中获得求知的兴趣,成功的喜悦,家长应与学生心理交融,让孩子的成长充满愉快。

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如果总是在父母的 呵护下 、 精

心安排 下走向社会,那他必将不能成为社会的主人。所以家庭教育中要有民主气氛,因为正是这种民主气氛,才能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主人翁精神,因为这种家庭主人翁精神将影响到其长大后能否成为社会的主人。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生活向学校所提出的

任务是如此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应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所有家长和全社会都应行动起来,群策群力,为培养二十一世纪高素质人才努力奋斗。

综上所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

要条件,是提高民族素质的根本途径。成功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一般都会得到增强,表现出思想

素质教育论文

道德健康,分析思路宽广,知识基础扎实,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显著增强等特点,而这正是新世纪建设者与开创者应必备的。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化莫测,国际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要取得优势地位,依靠的主要不是物质资源,而是掌握先进思想和技术的人才和高素质的国民。现在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和国民素质的竞争。谁有高素质,谁就是21世纪的胜利者,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国家如此,民族如此,个人也如此。人的素质已经成了国家、民族、个人在今后竞争中保持主动、赢得优势的唯一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21世纪的教育,谁就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把握时机,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为提高全民素质作出我们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素质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版

2、赵宏义主编《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刘长贵.陶行知生活德高育理论的当代价值[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5,(5)

4、柳海民主编《中学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

5、程凤琳主编《素质教育的落实》,东北师范大学2000年版

崔柯--关于素质教育在教育教学中具体实施的几点看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