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尚武精神(3)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中国尚武精神
考察, 在此时间段,在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面前,南宋遗民们是如何英勇地进行反元的斗争。翻开编年史,这 68 年间,反元起义至少有 200 次以上,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过 3 次的反元起义。比如宋亡后,1280 年, 福建漳州陈吊眼反元起义,人数多达 10 万人;1283 年,建宁黄华反元,聚众数十万,尊宋帝年号;1289 年,杨镇龙反元,建国名大兴国,拥兵 10 万,同年,广东钟明亮与漳州陈机察先后反元,人数都在万人 以上。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起义的规模有所减少,这个原因是元朝禁兵令与禁武令的结果,不过较大规模 的反抗仍时有发生,如 1331 年海南王周起义,人数约 2 万人,其他小规模的起义不可胜数了。 我举这个例子,乃是说明民间百姓的勇武精神是十分可贵,因为无论在哪个朝代,要反抗组织严密的政府 与武器精良的政府军,那绝非易事,而在元朝,更非易事,因为元政府为镇压反抗,多次推出禁兵令与禁 武令。1289 年,禁江南民挟弓矢;1290 年,括江南民间兵器;1293 年,申严江南兵器之禁;1309 年, 申严汉人持弓矢兵仗;1322 年,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1325 年,申禁汉人藏执兵仗;1336 年, 禁弹弓、弩箭、袖箭;1337 年,禁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持军器;1339 年,申汉人南人高丽人不得执军 器、弓矢之禁;1340 年,禁民间藏军器。以上这些禁兵令与禁武令只是不完全的统计,可说明几个问题: 一是抗元斗争是于极艰苦之背景下进行;二是政府反复重申禁兵令禁武令,正说明民风强悍,政府除此手 段,别无良策;三是此法令是有效果的,其严厉打击之下,反元斗争的规模变小,然而此法令又不是完全 有效,因为反复地复申,正说明民间的反元势力仍在积蓄着,虽然规模变小,然而也仅仅是为更大规模的 反元战争做好准备罢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尚武之精神吗? 也许有许多人有这样一种见解,中国是一个顺民的民族,老百姓很听话,很好统治的。这个见解我不 能同意,而且历史也否定这个看法的。中国其实是一个很有反抗意识的民族(这个民族的概念是广义的, 即所谓中华民族) ,我们可以跟邻国日本作一个对比,日本学者沟口雄三写过一本书,叫《中国的思想》 , 这本书第 12 章“君主观的转换”中,列举了两个对比的例子,一是日本战国末期思想家松永尺五与中国明 末思想家黄宗羲,二是日本维新思想家吉田松阴与中国维新思想家谭嗣同。中国思想家的反叛性要远远在 日本思想家之上,在吉田松阴看来,日本天皇即使象夏桀与殷纣一样暴虐,日本人民也只能够跪在其前仰 祈他改过,不幸天皇震怒,尽诛亿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