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代销”问题总汇
时间:2025-07-06
时间:2025-07-06
“网络代销”问题总汇
由汇特公司推行,网络部执行的“淘宝网”代、分销商招募、试运营活动,已于近期圆满结束。
过去几个月的商家招募,试运营期间。共发展冠级代销商一家,钻级代销一家,双冠级分销商一家,腾讯拍拍分销商一家。含分销进货在内,共计出货30余盒,实际可统计销售20余盒,所有商家均有真实销售记录。
在网络代、分销趋于成熟之时,欢庆运营完成之际,网络部也对招商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出了深刻的反省,为了避免走弯路,为了更进一步的完善代、分销商的运营体系,特将运营期间代、分销所提问题,所给建议等罗列汇总。 望孙总于百忙之中,抽身而阅,指点一二。
一. 集市店招商,不具权威性。
根据淘宝分销平台论坛中各种招商教学贴,以及实际招商中所遇情况,反映出“集市店”招商欠缺权威性、正规性。
我们已知的淘宝网中,商城有一定的企业资质代表作用,且商城内的商品较集市店而言更有质量保障,然“集市店”的良莠不齐,直接导致众商家对“集市店”店铺产品的不信任,且由于贵草园品牌尚不知名,官网没有建立,加上“集市店”出身,在第一步招商接洽中,就难以取信于商家,这无疑增加了招商难度。
二. 品牌无知名度,不愿尝试新品。
面向的商家,都已有一套完善的销售体系,不论是利润品还是引流产品,都已经达到店铺所需,而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更注重既得利益。在商家对产品不熟悉,且无法将产品定性之前,都不愿意尝试推广。
三. 产品外包装设计
在饱受外来文化侵蚀的今天,不论是影视,还是网络无一不在改变着当下人们的生活追求,当西餐厅,茶楼等如雨后春笋般强势来袭时,毫无疑问的,大部分人心中追求的“小资”、“上流”、“高档”。都已同化于欧美,日韩了。尚不讨论外来品的好与坏,就西式、日式格调的包装画面,却着实代表着产品的档次与个人的品味。在产品内涵一致的情况下,外观设计在部分人心里的确略输一筹。
四. 产品种类少
产品少,最直接的影响在于“被搜索”的力度不够。利润品与热卖品无法区分,也更谈不上关联销售。而选择性极低,导致产品无法作为一个大类目展现于商家店内,虽说做足了动员工作,勉强能跻身于广告位,也大多
是敷衍了事。设下了点,却远远但达不到面的要求。
五. 价格
正如我们了解的,商家反映的亦是价格过高。在抽样调查中,“女人茶”高于竞品“立顿”价格接近一倍,且略高于知名进口茶饮。而价格如此“高昂”的快消茶饮,却并未让消费者有足够的期待值。消费者大多是针对功能问问罢了。产生不了购买的欲望。
而“晚茶”独到的助眠功能,尚且值得一试,这也是晚茶以目前情况来看,最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六. 活动支持力度不足
为了行商家最大的方便,使销售更容易促成,我们实行了代销单笔包邮的优待政策,但支出邮资也就意味着利润空间的缩小。而这个缩小是双向的。商家无法拿到更多利益,而我们也不能给予更多支持。在产品市场尚未打通的今天,产品需要更多的展现机会,其中包括合理的广告宣传。而目前来说商家也偏向于这类广告费用的支持,而非以卖不动的产品作为补贴。
七. 味道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对食物的理解,对味觉的挑剔,因地域而异,更是因人而异。而当大部分商家及消费者都认为“茶涩”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反思,是“茶”的错,还是“人”的错。也许我们主观的认为“茶”很好,是因为产品是自己的,或许消费者主观的认为“茶”不好,是因为认识上的空白。
八.“阿里巴巴分销平台”的取消
其实这个问题本不应该算作问题,因为商家们基本不懂分销平台的使用,
因为大部分招商都是直接一对一的,而特意提出来说明,是为了解释一下为何我要提出关闭“阿里巴巴”分销平台的建议。
“阿里巴巴”只有诚信通会员,才有资格享有招商服务,而就目前情况
而言,公司在“阿里巴巴”上的活动,除招商外几乎为零,实不应该以2700元/年的费用,来开通一个无关紧要的服务。因为招商形式多样,而新的招商模式早已成竹于胸,并非“阿里巴巴”不可,所以此举名为“节约成本”,实则“转移成本”,具体如何转移,还请领导定夺。
以上八点问题,除商家、消费者反映外,也包含个人观点,虽部分问题得以解决,但由于经验的欠缺,导致处理方法过于复杂。望孙总不吝学识,下属愿谨遵教诲。
另附个人对“淘宝销售”,“新品研发”的一点看法,请孙总点拨:
除线下知名品牌外,淘宝站内的“热卖”商品,基本可看做“感性”,“跟风”销售,而此“跟风”并非只属于消费者,众多商家的争相模仿,才是一个“跟风”的缔造关键。
以“大麦茶”为例,淘宝网内的大麦茶品,数之不尽。而只有“简品100”,“麦之汤”等少数几个才能飞上枝头。他们的成功,除自身独特性以外,亦离不开众多小商家的拥护,只不过其他商家们拥护模仿的是参差不齐的“大麦茶”罢了。 正所谓鹤立鸡 …… 此处隐藏:284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下一篇:第10讲 巧解差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