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读书报告(5)
时间:2025-04-04
时间:2025-04-04
中华名族没有走上科学发展道路。
这篇文章发表于五四爱国运动之前的四年,当时中国还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篇文章为中国青年的觉醒做了最富有感染力的宣言,但不足的是这篇文章在号召青年与过去决裂的同时却没有指明决裂后的方向,摆脱过去之后又该何去何从?另外陈独秀先生说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这种说法未免太过偏颇。虽然是在宣言新思潮时打着新旗号难免需要砸破旧招牌,但这种对中华文化的全盘否定的做法却是坚决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正视传统文化,提取出其精华部分与时代同行。
《敬告青年》不仅仅是一篇文章,它深刻表达了“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的主张,更向我们展示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许多致力救国的革命者们“铁肩著道义,妙笔写文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的精神。正如陈独秀先生的另一句名言“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最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正是有这么多爱国之士的存在,让人在危难的局势中看到了兴国的希望。
想起先辈们为救国图强的种种奉献,自视吾身,不禁种种惭愧。陈独秀为救国图强的种种义举,不仅震撼和引领了一代炎黄子孙,而且对未来中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造,仍然有着深远的启导意义,他的民
下一篇:模拟盗取工行卡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