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练习题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2008级分子生物学练习题
一、 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
干细胞
人类基因组计划
核酸的变性
增色反应
DNA的熔点
核酸的复性分子杂交
原位杂交
Southern法
反义核酸
反义DNA(cDNA)
核酶
染色体
常染色质
异染色质
核小体
基因
副密码子
顺反子
顺式排列
反式排列
基因组
不连续基因
内含子
外显子
基因家族
假基因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反向重复序列(回文结构)
遗传图谱
转座子
转座
返座
返座子
重叠基因
模糊基因
细胞器基因
质粒
质粒的不相容性
遗传重组
Holliday模型
分支迁移
位点特异性重组
转基因动物
基因敲除
基因治疗
基因打靶
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
单向复制
双向复制
半不连续复制
VDJ重组
冈崎片段
端粒
滚环复制
逆转录
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
无义突变
移框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PCR)
转录
转录单位
启动子
终止子
增强子
转录因子
转换
颠换
转录后加工
RNA的剪接
中部核心结构
内部引导序列
染色体的倒位 翻译
中心法则
结构域
遗传密码
密码子的简并性
密码子的摆动性
密码子的偏爱性
分子伴侣
蛋白质靶向
基因表达
诱导酶
组成酶
顺式作用元件
反式作用因子
D-环复制
操纵子
诱导
诱导物
阻遏
阻遏物
前导区
衰减子
衰减作用
时序调控
顺式剪接
反式剪接
正调控
负调控
基因表达
二、 问答
1、 生物学的研究方向向哪两个方面发展?人类基因组计划最初是由谁提出的?它的首席执行科学家是谁?
2、 分子生物学与现代医药学研究的关系是什么?
3、 核酸的种类有哪两种?DNA的双螺旋结构是怎样的?
4、 决定DNA双螺旋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5、 化学法(Maxam-Gilbert)和末端终止法(Sanger)进行DNA测序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6、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RNA的种类分别是什么?
答:原核生物:mRNA、tRNA、rRNA有:5S、16S、23S
真核生物:mRNA、tRNA、rRNA有:5S、5.8S、18S、28S
7、 影响DNA的Tm值的因素是什么?影响DNA复性的因素是什么?核酸分子示交的种类有哪四种?
8、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周期分别包括哪些时期?
9、 反义核酸的种类有哪五种?
10(P25)染色质分为哪两种类型?构成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根据DNA复性动力学将DNA序列分为哪四种类型?
答: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两种。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是核小体。DNA序列分为单拷贝序列、低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高度重复序列。
10、
11、 一个DNA分子上必需的三种特异核苷酸序列是什么? (P69)转座子分为哪四种类型?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1.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2.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3.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4.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答:原核类转座子分为:1.IS(插入序列)。特点:两端有ITR,只编码转座酶;
2.类转座子。特点:结构同IS,但不能独立存在,仅作为复合转座子的两端;
3.复合转座子。特点:两端由IS或类IS构成,可编码抗性物质;
4.TnA转座子家族。特点:两端为ITR,可编码转座酶、解离酶和抗性物质。 它们共有的特点:1.两端有末端反向重复序列;
2.转座后靶位点正向重复;
3.编码与转座有关的蛋白;
4.可以在基因组中移动。
12、 (P74)转座子的机制有哪三种类型?复制转位的转座模型(I)是什么?
答:1.复制型转座子;2.非复制型转座子;3.保守型转座子。
13、 (P75)转座子的特征和遗传学效应是什么?
答:1.转座引起插入突变;2.插入位点上出现新的基因;3.插入完成后原位点保持原有转座子;
4.转座完成后,引起插入位点旁基因突变。
14、 (P82)质粒有哪几种类型?质粒复制方式有哪两种?如何进行质粒复制控制?质粒如何进行转
移?
答:质粒分为:F质粒;R质粒;col质粒;质粒噬菌体。复制方式有:严紧型质粒复制;松弛型质粒复制。由于质粒所编码的阻遏物结合到质粒的操纵基因上,抑制了复制,从而调控了拷贝数。 质粒的转移过程:1.首先是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有效接合,形成供体和受体对;
2.DNA转移的准备,质粒所编码的一种蛋白质与超螺旋DNA单链的缺口处5’末端结合,转移过程开始,这个缺口称为转移起始区;
3.DNA的转移,DNA是以线状分子的形式进行转移,完成转移后在形成环状的DNA;
4.形成有复制功能的质粒。
15、 (P88)遗传重组分为哪四种类型?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遗传重组分为:1.同源重组。特点:需要同源序列,需要重组蛋白A(RecA),不需要特异性蛋白
2.位点特意重组。特点:不需要同源序列,不需要重组蛋白A(RecA),需要特异性蛋 …… 此处隐藏:194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上一篇:贾俊平统计学第七章_参数估计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的影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