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地理学科知识与(3)
时间:2025-05-10
时间:2025-05-10
C. 乙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
6.B【解析】由图可知,山顶和甲村之间等高线先密后疏,坡度由大变小,为凹形坡,视线不会被阻挡。山顶和乙村之间有山脊存在,且由高处向低处,等高线先疏后密,即坡度由小变大,为凸形坡。这样视线被山脊阻挡,在山顶无法看到乙村。故本题选B。
下图中箭头表示自然带更替方向。读图完成第7、8 题。
18 上-7
7.下列自然带更替方向中,以热量为主导因素的是()
A.甲、丙
B.甲、乙
C. 甲、丁
D.乙、丙
7.A【解析】由图可知,乙和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由沿海向内陆,水分条件是主导因素,而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为南北方向,纬度发生变化,主导因素为纬度即热量。故本题选A。
8.图中有一处具有明显的非地带性分异,它最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 丁
8.D【解析】甲和丙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体现的是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而乙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丁的自然带更替方向上自然带的变化受山地地形的影响,呈现出非地带性的特点。
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构建我们的和谐世界” 。突尼斯(东一区)、莫斯科(东三区)也举办过国际地理学大会。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0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