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5)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文化生活主观题集锦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建设文化扬州有利于引入市场机制,发挥资源优势,缓解资源不足的压力,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有利于改善消费结构,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提高劳动者素质,提升文化竞争力。(4分)
10.(10分)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节能战排,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为提高全民节能减排意识和能力,自2007年9月1日起,由中央17个部门联合举办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系列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正式启动;中央电视台为加强对“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宣传,推出了“节能减排我行动”等多个系列报道,努力营造一种全民参与节能战排的文化氛围。
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10分)
答:(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节能减排系列活动和宣传报道的开展,有利于创设全民参与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4分)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通过广泛的宣传活动,会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每个公民每个单位的自觉行动。(4分)
(3)文化能够反作用于经济。加强对节能减排的宣传报道,营造节能减排的文化氛围。有利于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难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分) 11.2008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极端天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积极组织抗灾救灾。全国各地发扬“全国一盘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谱写出一曲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战雪灾的凯歌。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上述材料的认识。(10分)
答:(1)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2分)
团结统一、勤劳勇敢、英勇顽强、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等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2分)
(2)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着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是中华民族之魂。(3分) 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3分)
上一篇:最新签订的楼房买卖合同书
下一篇:《江雪》柳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