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发布时间:2024-11-02
发布时间:2024-11-02
班杜拉的新新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学派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watson,1878-1958)于1913年创立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体系的基本特点可归结为三点:第一,强调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人的行为。该理论认为,意识是不能客观观察和测量记录的,所以意识不应该包括在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内。第二,认为构成行为的基础是个人的反应,而某种反应的形成是经历学习过程的。第三,认为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遗传的,而是在生活环境种获得的。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强调研究行为,强调从刺激与反应的关系上客观地研究行为,而不从主观上加以描述。这种研究方法上的客观原则,对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它否定人的心理、意识的观点,以及分析人的行为的机械主义的错误,则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一、班杜拉的生平
艾伯特 班杜拉(Albert Bandrua,1925—),出生在加拿大艾伯特省的蒙
达。像斯金纳(Skinner)一样,他也是在一个小镇上长大的。他就读的中学只有20个学生。1949年他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获学士学位,1951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获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他在爱荷华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尽管接受的是临床心理学方面的教育,但由於受赫尔的学生史班斯的影响,对实验模式的有效性印象颇深。1953年,他到维基台的堪萨斯指导中心,担任博士後临床实习医生,同年应聘在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执教,1964年升任正教授。在这期间,受赫尔派学习理论家米勒(N. Miller)、多拉德(J. dollard)和西尔斯(R.R. Sears)的影响,把学习理论应用於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此後,除了1969年任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一年外,一直在该校任教。其中,1976年至1977年间出任心理学系系主任。(施良方,民90)
由於班杜拉的奠基性研究,导致了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从而也使他在
西方心理学界获得了较高的声望。他在1972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授予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73年获加利福尼亚心理学会杰出科学成就奖;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班杜拉一生论著甚丰,其主要代表著有:《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社会学习与个性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这是与他的第一个博士生合著的);《社
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思想行为的社会基础:一种社会的认知理论(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Asocial Cognitive Theory)》(1986)等等。(施良方,民90)
直到20世纪50年代,新行为主义在美国心理学界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认知心理学的迅速崛起,使被传统行为主义拒绝的意识、思维、记忆、表象等概念再次成为心理学的合法研究对象,新行为主义也开始面临日益增多的质疑。
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新行为主义者在坚持行为主义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大胆介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强调行为与认知的结合,重新使用以往被传统行为主义抛弃的概念,在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之间开辟了一条独特的折中的道路,导致了新的新行为主义即第三代行为主义的产生。
班杜拉(1925— )生于加拿大,1951年获美国衣阿华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翌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年起应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系任教。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是观察学习理论的创立者,也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观察学习被认为是行为学习的三大原理之一。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主要著作有《行为矫正原理》(1969)、《攻击:社会学习的分析》(1973)、《社会学习理论》(1977)《思想与行为的社会基础》、(1986)《变化社会中的自我效能》、(1997)。
(一)观察学习/替代学习主要思想:
【观察学习】又称无尝试学习或替代学习、模仿学习。由于人有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形式获得信息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使得个体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不必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就能学到复杂的行为反应
特点:
1、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习得行为不一定表现出来);
2、观察学习不一定依赖直接强化(可以是自我强化等);
3、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
4、观察学习不等同于简单模仿。
类型:
1、【直接的观察学习】也称行为的观察学习,指对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
2、【抽象性观察学习】指观察者从他人的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观察者会表现出能体现这些规则或原理的行为,却不需要模仿所观察到的那些特殊的反应方式。
3、【创造性观察学习】指的是观察者通过观察可将各个不同榜样行为特点组合成不同于个别榜样特点的新的混合体,即从不同的示范行为中抽取不同的行为特点,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行为方式。
观察学习的过程:
1、注意过程
2、保持过程
3、动作再现过程
4、强化和动机过程
注意过程:对榜样的知觉
注意过程决定了个体在众多榜样影响时会选择观察哪些方面。观察者的特征、榜样
活动本身的特点,以及人际互动的安排等等都会影响个体的观察学习,而学习者的交往方式是影响学习者注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保持过程:示范信息的储存
观察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表征系统:映像表征系统和语言表征系统。在儿童发展的
早期阶段,由于语言技能的缺乏,视觉映像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支配行为的大多数认知过程是语言的而不是映像的。因为通过这种符号编码,可以用容易贮存的方式掌握最大量的信息,从而促进观察学习和保持。
动作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
学习者通过按照榜样行为方式组织自己的反应而达到行为再现。具体说来,行为再
现包括:对反应的认知组织,反应的发起,对反应的监控,根据信息反馈矫正反应。 动机过程:从观察到行为
众多因素支配观察学习,观察者没有作出与榜样行为相匹配的行为反应,可能是由
于下列因素引起的:没有观察到有关的活动;在记忆贮存中没有对榜样行为进行适当编码;没有保持所学到的内容;尚未具备从事这种行为的体能;没有足够的诱因动机。
行为习得后是否表现出来?主要取决于三类诱因动机:榜样行为的价值(外部强化),
榜样行为的后果(替代强化),行为的自我评价(自我强化)。
交互决定论
1、班图拉主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诸因素三者相互影响、交互决定,构成一种
三角互动关系。他认为个人的成就如何是由外界环境与人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2、评价:交互决定论的独到之处在于把人的行为与认知因素区别开来,指出了认
知因素在决定行为中的作用,在行为主义的框架内确立了认知的地位。此外,这种观点视环境、行为、人的认知因素为相互决定的因素,注意到了人的行为及其认知因素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行为主义的机械环境论的倾向。
个人
↗ ↖
↙ ↘
行为 ← → 环境
班杜拉交互决定论示意图
(二)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含义
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
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
向。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二)自我效能感
1、自我效能感含义
个体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知觉到的自我效能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被感知到的自我效能结果即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深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我能力判断的认知取
向。
自我效能从本质上讲是自我生成的能力。
班杜拉社会学习论简评
[贡献]
1、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传统学习理论重个体轻社会的思想倾向,把学习
心理学的研究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合在一起,对学习理论的发展做出了独树一帜的贡献;
2、吸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改
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思想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理论的参照点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强调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和认知过程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方法论上注重以人为被
试的实验,改变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类学习现象的错误倾向;
4、他的概念和理论建立在丰富坚实的实验验证资料的基础上,其实验方法比较严
谨,结论比较有说服力。
[局限]
1、由于班图拉的理论具有开放性特征,导致了它缺乏富有内在统一性的理论框架; 2、大多数发展心理学家认为班图拉的观点忽视了发展变量的重要性,即它忽视了
儿童在多大程度上能独立进行学习,以及发展阶段在多大程度上对儿童的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3、班图拉在研究攻击行为观察学习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难以让人苟同,对儿童的
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
4、班图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他以研究行为为重心和目的,
实际上并没有给认知因素以应有的位置。
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从变态心理学中获取知识:
巴普洛夫的行为主义的起始:
巴甫洛夫(1849-1936)的经典条件反射、桑代克(1874-1949)的工具性条件反射
的学习理论与研究为行为学习论打下了理论与方法基础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
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编辑本段基本观点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1、观察学习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
2、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
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
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
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定论”。
3、自我调节理论
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
4、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
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
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
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
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
一)理论的积极意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特别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他突破了旧的理论框架,把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加以融合,以信息加工和强化相结合的观点阐述了学习的过程和机制,并把社会因素引人到研究中。他所建立的社会学习理论开创了心理学研究的新领域。 第一,班杜拉吸收了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强化理论与信息加工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认知的术语阐述了观察学习的过程和作用,提出了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三元交互、自我效能等概念,改变了传统行为主义重刺激一反应,轻中枢过程的倾向,使解释人的行为的参照点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第二,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研究中,注重社会因素的影响,把学习心理学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出了观察学习、间接经验、自我调节等概念,对学习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实验结果都是以人为研究对象而得出的,这就避免了行为主义以动物为实验对象,把由动物实验得出的结论推广到人当中的错误倾向,结论更加具有说服力。
(二)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当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和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缺乏内在统一的理论框架。该理论的各个部分较分散,如何将彼此关联起来,构成一个有内在逻辑的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以儿童为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但他忽视了儿童自身的发展阶段会对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第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虽然可以解释间接经验的获得,但对于比较复杂的程序性知识,以及陈述性知识和理性思维的形成缺乏说服力。 第四,班杜拉虽然强调了人的认知能力对行为的影响,但对人的内在动机、内心冲突、建构方式等因素没做研究,这表明其理论本身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