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生物降解塑料领域专利申请动态分析(5)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第37卷第7期陈 庆等:2008年生物降解塑料领域专利申请动态分析
[6]
5
1999年开始,申请量增长较快,尤其是在2008年
项目。而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将生物降解塑料列入发展重点。正是由于国家在政策上扶持,
在经济上资助,使得生物降解塑料企业在近几年蓬勃发展。
2008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领域专利申请,以企业、科研机构和大学院校为主导力量,个人申请占少数。这与前几年该领域专利的申请情况截然相反,恰好印证了近几年国家对于专利知识推广普及,和对于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发展大力支持成果,表明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本次检索到的202件专利中,发明专利占了八成以上,可见生物降解塑料技术目前虽仍处于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初期,但已经开始向市场化迈进,因此产业化和国际化将是未来该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点,。如何充分利,;开发适宜的产;发挥国内市场潜力;加强宣传,;打破生物降解塑料应用的壁垒是,需要我国
[9]
产学研政各方共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陈庆,杨欣宇.生物降解塑料中国专利分析研究[J].
已位列生物降解塑料领域专利申请的榜首。国内申请
聚乳酸相关专利的研究所和高校主要有: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目前国内申请人公开的聚乳酸相关专利,技术领域分布较广,包括医用、制备、包装和纤维等,主要为制备和应用。国外申请人在中国的聚乳酸相关专利申请,主要是日本企业,包括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日本东赛潞株式会社等,其次是美国、德国和意大利的企业。公开的聚乳酸相关专利技术主要涵盖了医用、制备、包装、纤维、树脂组合物、食品等领域,涉及的专业较多,且分布较为平均。315 二氧化碳降解塑料
这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作为一类完全降解的环保塑料,可利用石化及水泥厂、炼油厂、发酵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工业废气二氧化碳来生产降解塑料,一方面利于环保,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集中排放,污染;,[7]
源。州化学有限公司,材料公司和江苏泰兴金龙绿色化学公司,现在已投入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外进行二氧化碳降解塑料工业
[8]
化生产的有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总之,目前各类降解塑料专利的研究重点放在如何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性能。因此,对现有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对新型降解材料的开发利用便成为了当今生物降解塑料领域研究的热点,而这也是该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塑料工业,2007,35(6):9-16.
[2]鲍祖本,方红霞.淀粉基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现状和发
展方向[J].塑料包装,2008(1):49-52.
[3]钱伯章,朱建芳.生物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与前景[J].
现代化工,2008(11):87-90.
[4]胡爱琳,王公应.全淀粉降解塑料的研究进展[J].精
细化工,2004,21(10):759-762.
[5]高利斌,王澜.生物降解聚酯研究进展及应用[J].上
海塑料,2005(4):9-12.
[6]瞿丽曼,肖沪卫.聚乳酸领域国内外专利特点分析及我
4 结论
在我国,随着对降解塑料理解的加深,已充分认识到这种材料及其产业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用。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普及应用已是今后发展的大趋势。我国人大于2004年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推广应用。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的40号文件中,也明确要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200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又启动了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专项基金
国发展对策[J].化工进展,2005,24(7):818-819.
[7]苗丹.生物降解塑料的现状及发展[J].塑料包装,
2007(3):61-64.
[8]张丽.二氧化碳降解塑料产业前景广阔[J].化工技术
经济,2005,23(9):11-13.
[9]唐赛珍,陶冠霖,秦宏伟.关于生物降解塑料发展中一
些问题的思考[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8(21):
18-19.
(本文于2009-03-12收到)
上一篇:支部党员大会3季度会议记录
下一篇:项目成本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