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及心理学模拟题及复习资料 (修复的)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1
21234
2
((
(
1(((1
2(( (2((123456789 101113)工作是综合运用智力的过程,是一种脑力劳动
和体力劳动。 2、 3、 4、5、6、7、第一节 学生的本质属性
1、 2、 ③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 3、 (1) 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1 工作,心理,人际,组织,非正式 (1 (2
(3
(4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特征:社会性、普遍性、稳定性。 学生对教师的感情发展阶段:接近、亲近、共鸣。 (5
2(1P162
2、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基本内容和方式: 12 34 5
。
(2)形成技能: (3)培养智能 (4)发展个性
4
(1)教学认识过程简约性的规律 (2)教学要 素整体性的规律 (3)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4)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2、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300 (1)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2)学生的定型期望.定型期望:指人们对某一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 (3)班集体的特点。班集体不易过大,一般以 30-40 人为宜,最多不超过 50 人 (4)教师的行为方式:①强制性因素: ②亲和性因素③操作性因素: 3、课堂气氛:是一种社会情感气氛,主要指班集体的情绪状态。 4、良好课堂气氛的标准:P305 日本冈德雄。(1)接纳感受 (2)接纳意见 (3)善于发问 (4)赞赏或鼓励
4、 P306 中性力量指不增进也不干扰学生学习的行为。 、 1、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 3、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 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 课的类型,即课的分类,一般分类为两种, 一种根据教学的任务来分的:传授新知识课、巩固知识课、检查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 ......... 一种根据教学的方法来分的: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 .........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6、教学的辅助形式 辅助形式有:作业、参观、讲座、辅导等 辅助形式 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的辅导和评价工作 基本环节 1、 学习的类型★: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时的感知和理解) 、 技能和熟练的学习、 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学习、 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 知识学习的过程★★★★:选择阶段、领会阶段(第二阶段) 、保持阶段、应用阶段(最后阶段) 。 3、技能学
习的过程★:定向、分解、定位、熟练(最后阶段;自动化) 。 4、能力学习的过程:杜威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提出疑问、分析、假设、评断、结论。 华莱士 四个阶段 :准备、孕育、明朗、验证 加涅 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明确问题、形成假设、检验假设 吉尔福特 三个阶段 :初始信息分类、归类信息储存、材料转换 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须符合以下要求 要求★★:P327 要求 (1) 反映学习活动的整体性(2)劳逸安排的节奏性(3)学习总量的合理确定和分配。 。 学习活动总量★:是一个学生平均每天用于主干活动和辅助活动的学习时间及所完成的全部学习量。 1、 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逐步形成独立的学习 技能。包括:★学习条件的最优化、学习过程的最优化、逐步形成自学技能(组织、信息、智力) 。 2、 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①学习方法指导要有整体观 ②学习方法指导,必须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③把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与研究学生结合起来 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3、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P334 5、学法的指导过程:了解学情(重要前提) 、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实施指导、反馈控制。 6、学法指导的方式★:系统传授式、专题讨论式、学科渗透式、学习诊断式★、经验交流式。 素质教育★:指教育者以符合规律的教育措施,对新一代素质按现代化需要实现开发、完善、提高和再创造的过程。 素质教育的特点★★★:整体性★(全面发展) 、基础性、内化性、综合性 素质教育目标分解: (1)思想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3)文化素质(4)生理素质(5)心理素质(6)审美素质 (7)劳动素质(8)交往素质 1、 道德认知:即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2、 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①从他律到自律5
师和学生、师生相互作用。
2346 7 8910
12
13151712((34、布鲁纳的教育目标观★:(五方面目标)P64 第二节 教师发展的方向
1
2123
4 67(((
2)平衡化.(3)概念化.(4)社会化.(5)个性化.
他们的经验转化为知识。
0-22-77-11阶段(11-15)★★
(3
2
P105①心理及测量专家---编制新的智力测验 ②课程专家—设计各级学校的课程 ③教师—配合教学与学生的智能。 1、
2、 3、 (1)信任对不信任---出生到一岁
(2)自主对羞怯、怀疑---两岁到三岁
(3)主动对内疚---四岁到五岁
(4)勤奋对自卑---六岁到十一岁
下一篇:中西酒文化差异对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