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专题4: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和实践研究专题4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随 着资源约束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不断 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
中国发展战略的演变
平衡发 展和赶 超战略
非均衡发 展和台阶 式发展
跨越式发 展和协调 发展战略
以人为本,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 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 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 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 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发表 重要讲话强调
紧紧抓住历史机 遇承担起历史使命 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
十七届五中全会 指出,“十二五”时 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关键时期,是深 化改革开放、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 坚时期。
2011年宏 观经济政策 的一条鲜明 主线 让转变经 济发展方式 贯穿始终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区别 经济增长 仅仅只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增长, GDP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必 然的要求和必然现象,也是必然的追求。 从粗放型增长到集约型增长,从外延式增 长到内涵式增长。核心思想还是GDP。
关于 GDP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
按现行价格计算
以国的边界为边界
一切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
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对GDP都是正效应
经济发展就是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首先,不仅要看GDP的数量,而且要看GDP 的具体内容。其次,既要看产业结构和产 品结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要求 GDP的增长,而且包括教育、医疗、休闲、 社会的公正和公义。
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强 调人的发展,要有利于人的发展。
一、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个角度:资源约束
环境约束社会约束 经济约束
(一)资源约束我国人均占有资源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比,差距很大人均耕地:只相当于世界平均的1/3; 人均石油储量:世界的1/10;
人均煤炭储量: 4/5人均铜储量:不到1/5
人均水资源:1/4人均天然气:1/20; 人均铝储量:1/13
我国资源产出效率较低
我国单位资源产出效率只相当于德国的1/6, 美国的1/10,日本的1/20。 单位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 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单位用水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世界的5%, 英国的2%,日本和德国的4%。
美国一位全球安全和防御分析家迈克尔T克莱尔: 《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场景》 —— 冷战后取代美苏政治对抗的并不是“文 明冲突”,而是由各个国家对石油、淡水、矿物 和木材等资源的争夺引发的利益对抗。 —— 21世纪的最初10年,资源匮乏将
成为国 家之间冲突的最重要根源;未来的战争绝不是由 于意识形态的分歧而爆发,而是为确保最宝贵并 日益减少的自然资源的供应而爆发。 —— 获得和维护对本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 至关重要的稀缺资源,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首要 任务。
资源对消费的约束若在未来20多年,我国平均每年经济 增速按8%计,到2030年中国人均收入就 会相当于美国现在的经济水平。如中国 人均消费水平也与美国现在消费水平一 样,全世界的资源都支撑不了中国人 14.5亿人的消费。 资源约束决定了我们不可能按美国那 种消费模式去进行消费!
美国是目前最大的汽车拥有国,其汽车注册 量达2.4亿辆;中国次之1.04亿辆。
美国人口是3亿,汽车2.4亿,如果中国 人家庭都像美国人家庭那样配车,需要 11亿辆汽车,这11亿辆汽车不说开,就 说摆放,就能把我们现在所有我们国家 种稻田的面积全部占光,现在全世界每 天消耗8000万桶石油,全部给我们都不 够。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欧阳明高认为,中 国汽车保有量的极限是3亿辆,达到顶峰的 时间点大概在2025或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