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资料(6)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3、科技推动政治文明进步
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历史上,科技的进步总是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相伴而生。科学和哲学的结合,导致了唯物主义,启蒙时代好发动政治革命。科学和实践的结合,导致了英国的社会革命。我国新文化运动以“科学”和“民主”为旗帜,推动中国政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我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科技尤其是作为科学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可续精神,必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举例说明科技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科技发展不仅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而且也是推动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社会结构变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科技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又对原有社会观念构成冲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促使了社会结构的变化。
近代以来发生的两次重大科技革命,以生产力的解放为中介并通过对社会经济结构的影响而最终带来整个资本主义上层建筑的变迁。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解决了当时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动力问题,使机械化生产代替了人力与手工作业,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引起了整个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工人取代农民成为劳动力的主要组成,资本和劳动力代替土地和劳动力成为主要的生产要素,完成了由种植业向轻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形成了自由主义新经济运行模式,最终从根本上摧毁了整个旧的封建体制。19世纪50、60年代,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电力革命,使电力成为新能源,有效促进了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人类社会进入到全新的电气时代。工业生产结构从轻工业发展为重工业,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比重最大的产业。19世纪晚期,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形成。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形成。近代科技革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出单向“递进式”特点。即科技革命→生产力→经济基础(经济结构)→上层建筑的逐步发展趋势。首先是科技的突破引发的科技革命,继而科技由“一般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带来生产力的巨大解放,推动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相应带来上层建筑的变迁。这一时期,科技革命与上层建筑的直接互动关系不明显,主要通过生产力的中介对其产生影响。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到来,这一影响模式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0世纪40年代开始,以电子技术为核心、自动化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一直持续至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海洋工程赫然构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科技群。在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科技创新的急剧增加,技术进步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核心,科技发展带动的全球化浪潮已经席卷世界各个角落。
举例说明科技发展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今天的社会生活里到处都是科技发展的成果。衣食住行哪一行脱离得了科技?就拿通讯这一方面来说吧。在古代,家里人出个远门,那就杳无音讯,除非同乡才能给个消息,发展到后来,人们借用鸽子,来传递一些剪短的讯息,而鸽子能否安全到达还不一定呢?可鸽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利用的,得有人专门训练,所以使用的范围很小。等到人们发现鸿雁传书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遇事有个“邮差”、“信差”的出现,由专门的人来代替人传递书信,而且可以同时传递比较多的信息量。可受交通条件的限制,传递的速度还是很慢。现在出现了手机,电脑,可以发电子邮件。
科技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所以就有了“地球村”的说法。以前漂洋过海是多么辛酸的事,因为距离的遥远,使人们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见上一面。可现在,不仅有电话手机之类可以随时报告行踪,还有电脑、网络、视频可以随时传递图像,你就是多根头发少根头发,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也能马上知道。这些都是科技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生活。.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以前的马车变成汽车,从以前的油
上一篇:标准化塑料专业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