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最新时事政治—求异心理引发消费的单元(7)
时间:2025-04-25
时间:2025-04-25
解析:C
【详解】
A:材料没有体现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A不合题意。
B:材料考查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不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B不合题意。
C:为了手机比别人的更新潮,为了房子比别人更宽敞,就只能豁出去了!这种消费属于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C符合题意。
D:超出自己的收入能力,手机、房子和别人比较不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
7.A
解析:A
【详解】
A:“扎堆游”体现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从众心理,A符合题意。
BCD:材料未体现攀比心理、求异心理、求实心理,BC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8.C
解析:C
【详解】
C:不少“剁手党”在双十一购买的许多商品实际上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盲目跟风随大流,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C符合题意。
AB:购买的许多商品实际上是自己不需要的商品,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不是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且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并非都不值得提倡,AB说法错误。
D:适度消费原则是指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材料反映的跟风随大流,是一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D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C。
【点睛】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9.C
解析:C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心理。①:许多年轻人为了得到超出自己购买力的东西,过度压缩了饮食这一基础消费,为了所谓的口红自由、包包自由而不好好吃饭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造成了金钱和社会资源的浪费,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未涉及从众,不利于提升个人消费的水平和质量,②错误。
上一篇:太阳门年度工作总结
下一篇:如何做好一份网站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