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训练:古代中国经济的

时间:2025-07-13

历史二轮专题二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一,选择题

1.关于“五谷”,古代最主要的说法有两种:最初流行的说法是指麻、黍、稷、麦、菽,而后来最流行的说法是指稻、黍、稷、麦、菽。较早流行的“五谷”中无“稻”,主要原因在于( )

A.水稻的发现较晚 B.最初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C.稻是古代主要的经济作物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2.《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东汉章帝建初元年诏令:“流人欲归本者,郡县其实禀,令足还到,听过止官亭,无雇舍宿。长吏亲躬,无使贫弱遗脱,小吏豪右得容奸妄。”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政府的勤政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B.最高统治者希望从根本上解决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问题

C.王朝采取措施保证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D.自然经济遭到巨大破坏

4.《复活的兵团》中说,在2000多年前,秦已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下列对上述材料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其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 B.其说明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

C.其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 D.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5.在凯恩斯学派看来,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以下是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的叙述,其中最主要的是

( )

A.“工商食官”制度满足了社会需求 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C.广大农民的贫困使社会需求难以形成 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

6.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

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

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

7.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 ②我国较早冶炼生铁和块炼铁

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 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9.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二训练:古代中国经济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