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6)
时间:2025-04-24
时间:2025-04-24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预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分级主要根据发生的危险程度和疫情灾情进程状况等基本特点,原则上分为绿色、黄色、橙色、红色四级预警,分级标准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标准执行。
四、应急响应
(一)应急响应原则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省、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分级响应的原则,做出相应级别的响应。遵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实际情况和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及时调整预警,以有效控制事件,减少危害和影响。
(二)现场控制
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对现场采取应急控制和消除致病、中毒、污染因素的措施;对传染病应划分疫点、疫区,影响范围广的疫情或中毒事故应视情况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1、现场控制措施
精品资料全集分享
一般控制措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快速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范围,对可能的生物、毒素因子进行分类,确定疫区和目标人群。
根据自然环境因素确定可能的污染范围,对事件的危害程度和潜在危害进行判定。
对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和物质的需求做出评估和调用。
经过事件紧急处理疫情控制后,进行后续监测,直到消除危害。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核实、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原因、实验室检验、提出采取控制措施的建议、疫区封锁、人员疏散、消毒灭菌、隔离观察、预防服药、预防接种和干预等,处理结果的总结、评估与上报。
消毒处置: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消、杀、灭的器材、药物剂型、浓度、施药方法。实施消毒应按先室内后室外、先地面后墙壁、先重点后一般、先饮用水后污水的顺序进行。
特殊控制措施:根据突发事件的社会危害程度,可分别采取以下特殊控制措施。
(1)在取得上级行政部门批准后,紧急调集人员、储备物资、征用交通工具及相关设施设备;
(2)必要时,对人员进行疏散或者隔离;
(3)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需要,对食物和水源采取控制措施。
2、突发传染病疫情的控制
对疑似病例严密观察,分析“三间”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暴发的因素;切断被污染的水源,禁售、禁食被污染的食物;对可能被病人污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采取预防接种、服药等方法保护易感人群。
上一篇:车辆报废制度
下一篇:考查课考察说明_多媒体数据库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