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研究(3)
时间:2025-07-13
时间:2025-07-13
65.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0年(第12卷)
第2期
信息科学
J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Apr.2010,Vol.12,No.2第二,在网络空间中展开与公众的信息互动,影响网络舆情,推动了公众参与动员。互联网作为一种极其重要且发展迅速的新媒体,其作用在于能够促使舆论的形成,因为在媒体形成之前,公众事先是处于一种无知状态,当媒体将某些方面的信息告知公众之时,公众才会对某些问题有所反映[3]。非政府组织在倡导或参与动员行动时,通过互联网及时发布信息,利用博客、BBS、专业网站等互联网服务功能,展开与社会公众的信息互动,力求在思想和行为上引起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公众群体的共鸣和支持,从而强化网络舆情,推动公众参与动员行动。例如,在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就充分利用网络支付等技术开展了在线捐款。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合作开设“我们和你在一起——爱心捐助”平台[4],为广大网民参与救灾动员行动提供了一个全新和便捷的渠道。在网上志愿者招募方面,中国红十字会等非政府组织也通过门户网站开辟了志愿者招募专栏。“中国志愿者网”还整合了地震灾区志愿者需求信息,建立志愿者数据库,为动员网民担任志愿者参与救灾提供了关键的信息平台。第三,在社会动员中利用互联网平台与其他实体组织展开沟通与协作。“任何一个组织的经营活动都离不开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它的生存与绩效通常都依赖于和其他组织的关系
”[5]。在影响广泛的社会动员行动中,单个非政府组织的动员力量往往是有限的,非政府组织与其他实体组织的联合无疑会大大地增大动员信息和行动的影响范围,并提高动员行为的效率。在互联网空间中,非政府组织可以更便捷地利用网络平台,与有共同利益诉求的其他非政府组织或政府、企事业组织构成网络组织联盟,获得其他组织的声援和支持。仍以汶川地震后的抗震救灾网络动员为例,期间开办的“5.12民间救助中心网站”,就是集政府和多家非政府组织之力开办起来的联合救灾网络平台,它为集合各个组织能力,整合救灾信息、物资和志愿者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无疑为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动员拓展了空间,也提供了信息传播更便捷的渠道。同时,非政府组织也通过影响政府政策,展开与公众互动及构建组织联盟等在互联网空间中发挥了重要的网络动员作用。
四、对网络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作用的正确认识与合理应对“网络社会动员一方面可以加快中国公民社会的建设进程,另一方面,恶性网络社会动员也将极大地威胁社会稳定。”由此,对社会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网络作用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和合理的应对之策。首先,应正确评价网络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虽然通过互联网展开社会动员成为非政府组织扩大影响、达成组织目标,甚至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途径,但实践中,由于行政力量对非政府组织较为严格的监管以及中国非政府组织自身治理能力的薄弱,当前中国网络社会动员中非政府组织作用不能被夸大。目前,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包含“非政府组织”一词的网页超过百万之多,这足以说明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网民群体中的关注度。这些网页中有大致168000个网民在他们的博客中表达了对中国非政府组织角色的关注。这些博客的博主数量揭示了中国非政府组织可以动员的潜在力量。然而,从中国非政府组织的角度,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着力关注这支力量和这部分网民群体[6]。中国非政府组织很少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来动员网民诉求政治权力和公民行动,甚至也不太关注网民是否在政治权力和公民行动领域支持它们的组织使命。例如,很难在互联网上找到中国环境保护组织提供的中国环境状况的一手资料,中国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并不努力争取网民的支持,相反,它们更倾向通过中国的大众媒体达成与官方的交流,从而希望从政府处获取组织发展的资源[7]。与更具“公民性”的网络空间相比,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更愿意亲近政府行政权力体制。由此
,我们对网络社会动员中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应该有正确和合理的评估。其次,在建设“公民社会”的价值导向下,中国非政府组织欲在网络社会动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赖于提高自身治理能力的建设。硬件设备是NGO获取、共享信息,是展开网络动员最基本的技术条件。但是与国外比较,中国非政府组织并未完全普及使用互联网,中国非政府组织应拓宽筹资渠道,紧跟时代,建设互联网硬件设施,拓宽网络影响力。除硬件设施外,中国非政府组织欲在网络动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还应该提高专职人员和志愿者的互联网应用能力。培养信息敏感度高、网站专业创办与维护能力强、有较强的网络动员能力的专业人员。此外,网民对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信赖度不高也是影响其发挥网络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中国非政府组织
下一篇:朗文国际英语2Qui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