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发展复习
时间:2025-07-10
时间:2025-07-10
学前儿童发展复习
一、理解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 及影响因素等(一)婴幼儿发展的涵义 1、婴幼儿是婴儿和幼儿的统称,婴儿是指0-1 岁的儿童,幼儿是指1-3岁的儿童 2、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 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两边与质变的过 程。其中身体的发展史指婴幼儿机体的正常生 长和发育,包括形态的增长和功能的成熟。心 理的发展,是指婴幼儿的认识过程、情感、意 志和个性发展。
(二)幼儿发展过程: 1、婴儿期(0-1岁) 2、幼儿前期(1-3岁) 3、幼儿期(3-6岁)
(三)影响因素 1、生物因素 1)遗传素质为婴幼儿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 遗传素质是指婴幼儿从亲代那里获得的生理解剖方 面的生物特点。 2)胎内环境等先天因素影响儿童发展 例如母亲的营养、疾病、药物和情绪等 3)成熟机制制约了儿童发展 成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 没有真正的发展
2、社会因素 1)环境引导和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发展 2)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奠定基础
3)教育机构的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3、儿童自身的能动性 1)儿童在发展过程中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2)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 的影响 3)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 程 4)没有儿童自身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 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二、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 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 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一)成熟势力说 美国心理学家 格赛尔
双生子爬梯实验
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只要准 备好了,学习就会发生,决定学习最终 效果的因素是成熟。 教育要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孩子 尚未成熟之前,要耐心地等待,不要违背孩 子发展的自然规律,不要违背孩子发展的 内在“时间表”人为地通过训练加速孩 子的发展。
结论:儿童的成熟取决于生理的成熟,
(二)行为主义的观点 1、华生的早期行为主义 1)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的创始人。 否认遗传做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 为遵循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 2)华生的思想受洛克的“白板说”的影响, 认为环境和教育是儿童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2、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 1)在华生行为主义的基础上,用操作性条 件作用来解释行为的获得,强调行为的习得 与及时强化有关,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行为。 2)个体偶尔发出的动作得到强化,这个动 作后来发展的概率会大于其他动作。引申到 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治上:对不好的行为予以 忽视,对好的行为及时强化
斯金纳箱箱
内放进一只白鼠或鸽子,并设 一杠杆或键,箱子的构造尽可能排 除一切外部刺激。动物在箱内可自 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 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 动物就能吃到食物。实验发现,动 物的学习行为是随着一个起强化作 用的刺激而发生的。斯金纳通过实 验,进而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 论。
3、班杜拉的新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 1)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2)提出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注意到人的行 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主张儿童通过他们的 行为作用于他们的环境,并经常通过有效地 方式改变他们的环境。
(三)精神分析理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1)人格发展存在的三个阶段:本我、自 我、超我 本我:本能活动(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以及原始的反射,是由大量不受约束的 精神能量所组成,这些精神能量几乎不 顾一切地追求欲望的满足。
自我:成人的要求与儿童之间会发生冲突,本 我的冲动与现实之间的不断冲突导致了“自我” 的发展。自我是人格中的理性水平,是与环境 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心理组织。
超我:人格中最高部分,主要来自于对同性父 母的认同,接纳别人的价值观与信念,将成人 对他们的要求转化自己的行为,形成规则并自 觉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