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简介

时间:2025-04-02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econd edition,2004)

一本有代表性的、参考价值极高、比较全面系统的细菌分类手册。由美国布瑞德(Breed)等人主编。1923年第1版,后于1925、1930、1934、1939、1948、1957、1974年相继出版了第2至第8版,每个版本都反映了当时细菌学发展的新成就。其中第8版有美、英、德、法等14个国家的细菌学家参加了编写工作,对系统内的每一属和种都做了较详细的属性描述。近年来,由于细胞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渗透,大大促进了细菌分类学的发展,使分类系统与真正反映亲缘关系的自然体系日趋接近。第9版(1984,1986)中实质性的变化,象征着细菌分类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第一,手册更名,原书名为《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cteriology),第9版由于内容增加,范围扩大,提高了手册的实用性,同时指出各类细菌间的关系,所以改名为《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由1卷分成4卷,这是考虑到能及时反映新进展和使用者的方便;第三,细菌在生物界的地位,8、9版间无变动,但它们的高级分类单位有很大变化(见下表),尤其嗜盐细菌和产甲烷细菌,根据胞壁分析和DNA序列分折,另列疵壁菌门,古细菌纲;第四,趋近自然体系,在各级分类单位中全面应用核酸研究;在表型特征的基础上,以DNA资料给予决定性的判断。使人为的分类体系过渡到自然体系的理想进一步付诸实现。 细菌高级分类单位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

薄壁菌门(Gracilicutes)

暗细菌纲(Scotobacteria)

无氧光细菌纲(Anoxyphotobacteria)

产氧光细菌纲(Oxyphotobacteria) 厚壁菌门(Firmicutes) 厚壁菌纲(Firmicuteria) 放线菌纲(Thallobacteria)

软壁菌门(Tendericutes)

柔膜菌纲(Mollicuteria)

疵壁菌门(Mendosicutes)

古细菌纲(Archacobacter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004版)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second edition,2004)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的分类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004版)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 (second edition,2004)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

第二版的系統細菌學手冊(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包括五冊,共30sections,主要根據細菌的rRNA、DNA及蛋白質序列進行分類。 第一冊為古細菌、藍綠藻菌、光合作用菌和具分支菌屬。

第二冊為Proteobacteria。

第三冊為G+C值低的革蘭氏陽性菌。

第四冊為G+C值高的革蘭氏陽性菌。

第五冊為Planctomycetes、Spirochaetes、Fibrobacters、Bacteroides、Fusobacteria。

从1984年第一版开始发行以来,细菌分类已取得了巨大进展,新命名的种成倍增加、新描述的属也在170个以上,尤其是80年代末以来,rRNA、DNA、蛋白质序列分析方法日趋实用,因而为细菌的系统发育积累了不少新的资料。因此已经有可能对其第一版进行新的修订。第二版预计分5卷出版,从已报导的资料看,它更多地依靠系统发育资料对细菌分类群的总体安排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第二版将原核生物分为30组,5卷大致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卷:1~14组。包括古生菌、蓝细菌、光合细菌和最早分支的属 第二卷:15~19组。包括变形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真细菌类)

第三卷:20~22组。包括低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

第四卷:23组。包括高G+C含量的革兰氏阳性细菌(放线菌类)

第五卷:24~30组。包括浮霉状菌、螺旋体、丝杆菌、拟杆菌和梭杆菌(属革兰氏阴性细菌类)

有关系统手册第二版的分类大纲见下表

表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版分类纲要

分 类 群 代 表 属

一、古生菌、蓝细菌、光合细菌和最早分支的属古生菌

嗜泉古生菌界 (Crenarchaeota)

1 组 热变形菌、硫化叶菌和嗜压菌 热变形菌属(Thermoproteus)、硫化叶菌 属(Sulfolobus)

广古生菌界 (Euryarchaeota)

2 组 产甲烷菌 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

3 组 盐杆菌 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盐球菌属(Halococcus)

4 组 热原体 热原体属(Thermoplasma)等

5 组 热球菌 古生球菌属(Archaeoglobus)、热球菌属(Thermococcus)

最早分支的属

细菌(真细菌)

6 组 产液菌和有关的细菌 产液菌属(Aquifex)、氢杆菌属(Hydrogenobacter) 7 组 热袍菌和地袍菌 热袍菌属(Thermotoga)、地袍菌 属(Geotoga)、热脱硫杆菌属(Thermodesulfobacterium)

8 组 异常球菌 异常球菌属(Deinococcus)

9 组 栖热菌 栖热菌属(Thermus)、磁杆菌属(Magnetobacterium)

10组 产金色菌 产金色菌属(Chrisiogenes)

11组 绿屈挠菌和滑柱菌 绿屈挠菌属(Chloroflexus)、滑柱菌属(Herpetosiphon) 12组 热微菌 热微菌属(Thermomicrobium)

13组 原绿蓝细菌和蓝细菌 原绿蓝细菌属(Prochloron) 、聚球蓝细菌属(Synechococcus)、颤蓝细菌属(Oscillatoria)、鱼腥蓝细菌属(Anabaena) 、念珠蓝细菌属(Nostoc)、真枝蓝细菌属(Stigonema)等

14组 绿菌 绿菌属(Chlorobium)、暗网菌属(Pelodictyon)

二、变形杆菌

细菌

变形杆菌界 (Proteobacteria)

15组 α变形杆菌 红螺菌属(Rhodospirillum)、立克次氏体属(Rickettsia)、柄杆菌属(Caulobacter)、根瘤菌属(Rhizobium)、布鲁氏菌属(Brucella)、 …… 此处隐藏:253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