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会计研究硕士研究生讲稿
时间:2025-04-22
时间:2025-04-22
高级管理会计研究硕士研究生课程 2002年2月 潘飞
专题一、管理会计的历史发展1、参考书目 《高级管理会计》第三版 By Kaplan Introduction 《 Issues in Management Accounting 》 Chapter two 第二版 Edited by David Ashton 等三人 《 The Evolution of Management Accounting》By Kaplan
2、研究目标(1)理顺历史的发展线索 ,从十九世纪 开始 (2)重点考察企业组织的变化与发展 (3)成本会计与成本管理构成了一条主 线 (4)各个发展阶段有哪些主要的变化特 征
3、Key topics(1)成本会计的起源 (2)标准成本会计的产生 (3)管理控制的产生与发展 (4)1925年后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的发 展 (5)现代环境对管理会计提出的挑战 (6)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
4、成本会计的起源 (1850-1925)(1)行业组织的变化(19世纪上半叶) 纺织行业生产的复杂性。纺织业如何计 算产品成本,包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 本。 铁路运输业业务的分散性。要求计算各 地区的经营业绩,管理大量的现金流量。 以上两大行业提出了成本计算与内部控 制的问题
(2)1880年以后,生产的两大特 点:特点一,跨地区的生产经营(例如:商 业网点遍布全国各地)如何按地区披露 经营业绩 特点二,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烟草行 业、军事生产、粮食生产等)需要按生 产步骤、生产品种计算产品成本,由此 出现了成本计算单
成本要素的组成内容在当时人们的注意力仅仅关注主要 成本或直接成本(prime cost,直接 材料、直接人工),而忽略了间接制 造费用(间接制造费全部作为期间 费用),并且不考虑资本成本。由 此可见,当时的产品成本是不完整 的,期间费用占的比重非常低。
(3)投资的特点(缺乏预测控制)当时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 prime cost,以力争价格优势。 原因一:当时投资资金都是投资人 自身的投入,还没有对外 筹资意识. 原因二:当时生产单一,尚未系列 化,决策仅仅围绕扩大还 是维持原有生产规模.
5、标准成本会计的产生科学管理的创始人泰勒为标准成本会计 奠定了基础 (1)建立了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标准 (2)区分了Line 与 Staff 职能 (3)开始将间接制造费用纳入成本的范畴 (4)首次提出保本点的概念 (5)对于成本习性的数学分析 (6)成本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
6、管理控制的产生与发展时间:二十世纪初 创始公司:杜邦公司与通用公司首次提出 集中管理的信息控制系统,解决了两大 难题:一是投资成本在各个分部如何进 行分配;二是开辟了对外筹资的渠道
早期管理控制的特征(1)分权管理模式 将企业划分成不同的部门 各部门有相对独立的决策
权 最高管理层关注于企业重大管理事项 (2)建立了业绩评价指标 ROI指标的功能:计量部门经理的业绩, 协调上下投资战略,
建立了资产周转率与销售利润率指标(既 反映部门的业绩,又反映对企业的业绩) (3)建立了弹性预算体系 (4)以标准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模型 (5)以市场为基础的转让定价
7、 1925年后成本会计与管理 控制的发展1925年以前,MA归功于实务界,1925年 以后,MA归功于理论界 (1)资本预算的兴起 * DCF使得未来投资效益更符合现实 * RI克服了ROI弊端 (2)转让定价模式的扩展 * 市价模式,成本模式,协商模式
(3)1960年以后,数量模型被大量地用于 MA * 回归分析,线性与非线性规划,概率分 析,假设测试,决策理论 * 以上方法并没有成为MA主流,仅仅提 供了分析工具
(4)信息经济与代理理论 * 信息经济将MA看成是在不确定环境中 提供有助于决策的信息 * 代理理论,MA为代理契约提供依据 代理理论认为:企业是多方利益的代 理契约,会计信息是履约证明
(5) 交易成本 市场交易局限于信息的不公开,一方面 是企业在缺乏充分信息条件下,进行交 易,又为外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 (钻 空子) 小结:1925年以来,MA在实务界发展缓 慢,而在研究领域却发展迅速,两 者差距日益明显
上一篇:社区居民卫生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