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6)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有解析,好用。
【易错提醒】考查重点实词“鄙”,一定在原文中理解。
【备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联系上下文,前后照应,保持一致。一定要把对实词的解释带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语言环境。
11.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不重视农业所造成的恶果的一组是
①一岁之耕供公仅足,而民食不过数月
②不幸一水旱,则相枕为饿殍
③生于无事而饱于衣食也,其势不得不骄惰
④一遇凶岁,则州郡吏以尺度量民之长大而试其壮健者
⑤则南亩之民不得不日减也
⑥故曰有诱民之弊者,谓此也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参考答案】A
【试题分析】③是说后来的士兵;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⑥是作者的结论。
【高考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易错提醒】④是说饥荒时选厢兵的标准。
【备考提示】要看清题目要求,一字一词地琢磨。选出一两句不相符的,排除部分选项。要注意从离中心最远的开始排除。必须注意每一个句子和题干规定的中心要形成因果或解证关系。照应上下文,一般作者评论性的话不能作为选项,别人赞誉的话可考虑。
要注意题干的要求,注意主人公、关键词、“正面”、“侧面”等词语。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农业是天下之本,当政者只知使用民力而不知爱惜民力是不可取的。
B.作者通过古今施政的对比,揭示了宋朝农民在利益被严重侵害下的悲惨遭遇。
C.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因此背军粮的任务只好雇请他人来做。
D.作者指出,高大健壮的不种田,年老体弱的却在田地劳作,有时吃的是猪狗食。
【参考答案】C
【试题分析】文中说:“国家罢兵,三十三岁矣,兵尝经用者老死今尽,而后来者 其势不得不骄惰 禁兵给粮,不自荷而雇人荷之。”作者认为,休战以来的士卒已经老迈逝世已经都没有了,后来的人未曾经历战争,士兵骄惰,禁军背军粮的任务自己不做,雇请他人来做。
【高考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易错提醒】认真将题肢与原文对照,注意时间的前后顺序。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
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四、(24分)
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今之为吏者不然,簿书听断而已矣。(3分)
(2)耕者,不复督其力;用者,不复计其出入。(3分)
(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3分)
【答案提示】(1)但是现在做官吏的人却不是这样,只不过看看文书听取陈述而作裁断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