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化分离-食品工业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3)

时间:2025-07-12

问题受到泛关注。用膜技术对生黄酒除杂和澄清处理[2],可不损害黄酒的原有风味,在常温下有效去除细菌、酶以及其他悬浮物,获得味道丰满圆润的黄酒。国内已有有机超滤膜澄清黄酒研究,但有机膜存在膜易被污染,膜通量低,清洗困难等缺点。20世纪90年代以后,无机陶瓷膜以其优越的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与发酵领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2 非酒精饮料的加工

采用超滤澄清法,可将果蔬汁中的蛋白质、淀粉、果胶以及一些悬浮颗粒全部除去,同时还可除去部分杂菌,而其风味物质、糖和维生素等可得以保留。如: 橙汁、苹果汁、猕猴桃汁的超滤澄清;采用反渗透浓缩法进行橙汁、蕃茄汁的浓缩;超滤净化饮料用水和矿泉水;反渗透浓缩生产速溶咖啡等。

(1) 茶饮料

绿茶种茶多酚抗癌,益健康,目前茶饮料很流行。生产中茶水的多酚类物质和水溶蛋白质等络合物形成絮状沉淀,茶多酚在生产中富集问题一直是技术难点。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可调节茶饮料中茶多酚和固形物含量,改善其凝絮,沉淀现象;若提取茶多酚,选用不同的超滤膜又可以从茶中分离出大分子蛋白质和果胶类物质,减少茶多酚与其络合物。生成的富集茶多酚[3],改善溶液萃取性质。罗龙新等人分别用EC蒸发);UF(超滤)+RO(反渗透);UF(超滤)+EC(蒸发);RO(反渗透)四个工艺对绿茶、红茶、乌龙茶汁进行浓缩实验,得出UF+RO,RO这两种工艺对保留化学成分和香味品质最佳;UF+RO,UF+EC这两种工艺对从茶汁中取出蛋白质,果胶的效果及茶汁的澄清度最佳。因而得出UF+RO这种工艺为茶汁浓缩的最佳工艺。

另外,茶饮料的主要包装方式为透明PET瓶装,对混浊沉淀要求高。尹军峰等人采用最简捷的平板超滤膜系统对绿茶饮料进行膜分离研究,提供了参数和依据。通过膜分离处理的茶饮料和茶叶功能性成分提取物均对儿茶素有较高保留。膜分离工艺制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5.2 膜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生产上的应用

5.2.1 植物蛋白的分离

利用膜分离技术对植物蛋白进行浓缩、提纯和分离。如: 采用超滤和反渗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大豆乳清的分离回收[4];对大豆分离蛋白过程中产生的乳清经超滤→一级钠滤→二级钠滤→反渗透得到回收物质,变废为宝;采用超滤和反渗透技术处理花生,可将花生蛋白和花生油全部提取且无废料;采用高速沉降预处理与循环超滤相结合的方式可对大豆乳清蛋白进行浓缩分离;采用超滤法从菜籽粕中制取菜籽浓缩蛋白和分离蛋白[5]。又比如,天然存在的GABA含量很低,故一般工业上用发酵法生产GABA是获得高浓度和高纯度GABA的重要途径[6]。发酵产物成分复杂,其中悬浮颗粒,油乳滴和胶状颗粒等一般用沉降,过滤,离心分离,而对各大小不同的分子如蛋白质,糖类,氨基酸,无机离子等,工业上因膜分离技术操作条件温和,能耗低,成为分离此类体系的理想方法[7]。

5.2.2 乳品工业

农场采用反渗透就地对牛奶进行预浓缩后加工成炼乳等制品[8];制造干酪前用超滤对牛奶进行组分分离;电渗析除乳清灰分;利用膜生物反应器将乳糖转化为产成品(例如乳胶)。

5.2.3 卵蛋白的浓缩

采用膜分离技术和喷雾干燥组合的生产工艺,可有效除去卵蛋白中引起变色的葡萄糖和无机盐分子[9];采用超滤法可浓缩全蛋。

5.2.4 动物血浆的浓缩

采用超滤技术,以板框式超滤装置来浓缩动物全血,目前已可将其干物质含量从18%~21% 提高到28%~30%。

纯化分离-食品工业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