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_三_(2)

时间:2025-04-23

另外,还有SSFDC固态软盘卡,即SmarMedia卡,体积很小,只有火柴盒大小,不能直接插入计算机和PC卡读取器,必须将它装入一个转换器后才能插入PC卡读取器或便携式计算机的驱动器,然后就可像PC卡和标准闪速存储卡一样调出信息。

近几年来,相机的存储器取得了新的进展,在一些新推出的几种中甚至获得了创新性成就:如柯卡Q-EZ相同,采用了同英特尔公司等和柯尼卡公司合作开发的MC微小型存储卡,该卡的外形尺寸为38mm×33mm×3.5mm,且在很多方面都很有特点;夏普MD-PS1相机采用了索尼公司的MD数据技术,MD小型数据光盘直径为6.4cm,存储容量为140MB,可存的静像画面,在精细像质方式时为1000幅,而在标准像质方式多达2000幅,还可附加声音和摄影数据;索尼公司的MV-FD5与MV-FD7相机,采用3.5英寸软磁盘,容量为1.4MB,记录相片的数量虽不多,但价格远比快闪存储器低。

七、液晶显示器

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是用于取景或是查看拍摄到的图像的一种器件。采用彩色LCD取景方式,直观、悦目,而且可将已存储的影像再通过彩色LCD显示,有的还可以多幅同时显示,便于比较和鉴定影像质量,还有极少数数码相机可使画面动态显示并播出的声音,使数码相机一机多用,成为多媒体相机。

LCD液晶显示器与其他显示器件相比,具有以下一些优点:工作电压低(1.5~6V)、功耗低(1~10CM2)、体积小、重量轻、形状薄、成本低、外形尺寸及显示图形的设计容易。显示信息量大且无闪烁,能直接与CMOS集成电路相匹配等。

追根溯源,其实液晶早在19世纪末,就由奥地利植物学家莱尼兹发现了。可是它整整沉睡了70多年,一直默默无闻。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科学工作者才使液晶“亮”了起来。液晶是液态晶体的简称。它既是一种液体(能流动)又像晶体(具有晶体的光学性质)的物质。而液晶分子的排列有一定秩序,但这种秩序对外界的条件(如温度、电磁场)的变化十分敏感。在电场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它的光学性质,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利用液晶的电光效应,英国的科学家制造了第一块LCD。

LCD具体工作方式是:液晶中的分子在同一液面(平面)内是像百叶窗条一样一条一条整齐地排列着,而分子的向列从一个液面到另一个液面过渡时会逐渐扭转90°。也就是说两层分子的排列的相位相差90°,而这种扭曲向列的液晶有一个奇妙的特性,它可以将入射光偏振方向扭转90°,一束光入射,经玻璃、透明电极而通过液晶材料时,其极化方向扭转90°,

因而扭射后的入射光就顺利通过下极化器而被反射器反射回来,于是呈现出透明的“亮”显示,而当在电极板之间加一个电场,液晶分子在每一个液面上的取向皆与外界电场的方向一致,不再层与层之间差90°的相位,此时光线无法透过下极板照到反光器上,从而呈现“暗”状态。利用这个原理就制造出了我们了不透明的

常听到的TNLCD(扭风向列LCD)了。

因此,LCD只需要在两块玻璃之间夹些液晶,再装两块透明的电极就完成了。其实,它还有很多的问题视角范围狭窄且对于温度有待解决,例如:对比度差、的影响过于敏感等。在TN之后又开始研发出了STN、DSTN等一系列的品种。而LCD最大的弱点对比度低一直困扰着它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彩色显示中,由于所需要的像素数目是转折显示的4倍,因而必须采用有源驱动的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把诸如薄膜晶体管(TFT)或薄膜二极管、或金属-绝缘体-金属(MIM)之类的非线性元件集成到显示组件中,用以驱动每个像素,这样就可以保持电压,达到100%的占空比。TFT的出现将切换速度先天不足的液晶材料推进到了视频领域。

八、输出控制单元

数码相机的输出控制单元提供图像输出的界面,即连接端口,其中包括在电视机上显示的TVVIDEO接口、连接PC机的RS-232接口、高速SCSI接口及标准1394接口等。连接端口可以把数码相机连到PC机、电视机或其他设备上。绝大多数码相机上设有与计算机相连接的串行接口(serialport)RS-232,采用串行接口RS-232连接较为简单,但传输信号的速率较低。部分轻便型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相连采用高速SCSI接口,并配备有连接电缆,只要用电缆将数码相机与计算机的相应端口相连,再运行相应的软件就可将数码相机存储器中影像文件调入计算机,采用SCSI接口,信息传递速率较高,但相连时必须进行特殊的设定和操作,未来的趋势是采用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技术和红外信号接口传递。USB能使照片传送及下载到电脑的速度率化传统的串行接口RS-232方式快10倍,而红外通信接口传递则省去了连接电缆,可以使用户无需连线就可与 …… 此处隐藏:212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_三_(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