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10)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林业用地的89.90%。本县有针叶林和阔叶林以及针叶阔叶混合林。树种繁多,主要有杉树、松树、福建柏、毛桃木莲、格子、子京、红椿、水栗等。
(二)社会状况
1.区位状况
XX县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水路有西江和
贺江,位于县城的江口港是西江上游吞吐量
较大的主要港口之一。陆路有国道32l线经过
县城,东至肇庆、广州,西达梧州、桂林等
地;省道水谷线贯通全县南北,南至江口,
北抵怀集、连山等县。全县16个镇都有公路相通,县汽车站每日班车到达的客点站有15个镇,每天有18班车之多,开往县外的也有22班以上。全县193个村委会绝大部分能通汽车,全县共有公路60条,总里程623.50公里。
2.区域农业状况
本县经济主要来自农业生产,2003年全县继续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初步核算,2003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为34423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762万元,增长2.50%;第二产业增加值92366万元,增长12.40%,第三产业增加值100108万元,增长14.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7359元,比上年增加667元。农业主要是稻谷、甘蔗、玉米、薯类、黄烟、花生、水果,豆类、蔬菜、生猪、塘鱼,三鸟,农业商品率较高,并逐步向基地化方向发展。工业主要有建筑材料、饮料、造纸、化工、电器、制糖、机械、印刷、食品、黄金开采、汽车安装与维修、木制品、家具、服装、毛织、工艺等,均成为本县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三)土地利用状况
XX县土地利用类型共有3个一级地类,10个二级地类,51个三级地类。其中农用地376.40万亩,占全县面积92.09%;耕地46.70万亩,占全县总面积11.43%;灌溉水田35.85万亩,占8.77%;旱地10.60万亩,占2.60%;园地中果园共3.97万亩,占总面积的0.97%;林地316.9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77.55%,其中有林
地占69.43%。建设用地面积12.0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94%,其中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8.20万亩,占总面积的2.00%。未利用地20.07万亩,占全县面积的
4.91%,其中河流水面占2.24%。XX县土地利用状况呈现出以下特点:
1.土地利用率较高
从土地利用状况来看,XX县的土地利用率较高,未利用土地仅占全县总面积的4.91%,其中河流水面和滩涂面积为2.63%,其余大部分未利用地为荒草地。
2.农用地占地面积较大,建设用地较少,但耕地较少
XX县农用地占总面积在90%以上,而建设用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2.94%,显示出土地利用以农业为主;但是农用地中耕地面积只占到总面积的11.43%,又说明本县可利用耕地资源不足,与耕地资源相比,建设用地占地比重并不少。
(四)上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实施概况
1、耕地后备资源量变化
(1)2003年耕地后备资源量调查评价情况
2003年,根据国土资源部下发的“关于东部地区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2】236号),XX县开展了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这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调查全市面积大于50亩(省级),重点是大于600亩(国家级)的集中连片(每块面积不小于100亩)可开垦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和数量、分布、权属和质量状况;可复垦面积50亩以上,重点是大于300亩(国家级)的集中连片(每片面积不小于50亩)可复垦耕地后备资源的类型的类型和数量、分布、权属等。
根据200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反映,XX县共有未利用地146696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其中荒草地69946.1亩,河滩地16017.8亩,沼泽地82.1亩,沙地189.1亩,裸土地481.2亩,裸岩石砾地21978.6亩,田坎37986.7亩,其他土地14.4亩。
(2)本次耕地后备资源量调查评价情况
2007年,为贯彻落实国土资发〔2005〕128号文《关于开展补充耕地数量质量实行按登记折算基础工作的通知》精神,XX县开展了本次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
下一篇:烟道防火止回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