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用荧光染料的研究(4)
时间:2025-05-13
时间:2025-05-13
荧光染料相关
纺织用荧光染料的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引用次数:
秦传香, 秦志忠, QIN Chuan-xiang, QIN Zhi-zhong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江苏,苏州,215021印染助剂
TEXTILE AUXILIARIES2005,22(9)0次
参考文献(11条)
1.沈永嘉.李红斌.路炜 荧光增白剂 2004
2.杨冰.李瑛.徐创霞.徐向刚.谢明贵 有机荧光材料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1)3.李戎.陈东辉 织物上荧光染料的荧光量子效率[期刊论文]-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4.贾建洪.盛卫坚.高建荣 有机荧光染料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4(1)
5.Xua L H.Zhang Y Y.Wang X L Synthesis of styryleoumarins from coumarin diazonium salts and studies on theirspectra characteristics 2004
6.赵德丰.娄颖 新型香豆素类荧光染料的研究 1998(4)
7.Sokolowska J.Czajkowski W.Podsiadly R The photostability of some fluorescent disperse dyes derivativesofcoumarin 2001
8.罗先金.宋健.程侣柏.黄德音 新型香豆素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应用[期刊论文]-中国科学B辑 2001(6)9.贾建洪.盛卫坚.高建荣.陈斌 溶剂黄X16的合成研究[期刊论文]-化工时刊 2003(11)10.赵同丰.赵德丰.常玉威 X-型1,8萘酰亚胺类活性荧光染料的研究 1998(3)
11.Bojinov V.Konstantinova T Synthesis of polymerizable 1,8-naphthalimide dyes containing hindered aminefragment 2002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新型吡唑啉类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谱分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9,29(10)
吡唑啉衍生物作为荧光增白剂具有优良的性质,已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工业.根据Schellhammer化学结构与荧光性的经验,在吡唑啉环的1-位引入苯并噻唑基,3-位引入吲哚基,5-位引入苯基衍生物,设计并合成了六种新的吡唑啉衍生物,并且通过红外光谱、1H NMR谱、质谱和元素分析进行了确证.化合物的荧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此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均可吸收353 nm左右紫外光,最大发射波长在430~443 nm之间,是一类很有发展前途的蓝紫色荧光化合物.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与取代基有关,在苯并噻唑上引入6-Br基团,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蓝移,且强度增大;而引入CH3基团,化合物的荧光发射波长发生红移,且强度降低.取代基和溶剂极性对荧光量子产率的影响较小.荧光相对强度与荧光量子产率没有直接关系.
2.学位论文 田茂忠 BODIPY和罗丹明类阳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 2007
荧光分子探针具有诸如最高可达单分子检测的高灵敏度、能够实现开关操作、对亚微粒具有可视的亚纳米空间分辨能力和亚毫秒时间分辨能力、原位检测(荧光成像技术)以及利用光纤进行远距离检测等众多优点。氟硼荧(BODIPY)和罗丹明类荧光染料具有优异的光化学光物理性质,例如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良好的光稳定性、高的荧光量子产率等优点。因此,基于氟硼荧类和罗丹明类染料荧光分子探针的研究已弓l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设计合成了BODIPY类pH荧光分子探针M1-M6。lVl5对pH的响应范围是pH5.36-3.66,其它都是近中性的pH荧光分子探针,M1-M6是专一识别质子的pH荧光分子探针。同时,发现可以通过增加BODIPY染料8位亚甲基氮原子上取代基的数量、增加脂肪链取代基的链长、引入芳香烃基团等途径来降低此类染料的pKa值,这主要是由于该氮原子附近存在的空间张力增加,使得氮原子的质子化变得更难。这种通过改变BODIPY染料8位亚甲基氮原子上的取代基来调变探针pKa对此类pH荧光分子探针设计很有意义。 基于PET原理设计合成了BODIPY类pH荧光分子探针BDTA。BDTA具有非常狭窄的pH识别范围(pH 2.00-0.65),具有很高的pH灵敏度。此外,BDTA不能够识别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因此,BDTA是一个专一识别质子的pH荧光分子探针。 基于PET原理设计合成了BODIPY类荧光化合物BPbl,在乙腈中其最大吸收波长(496 nm)和最大发射波长(505nm)在可见区,荧光量子产率为0.013,加入过量pb2+后,pb2+BPbl络合物的荧光量子产率增大到0.693。其它常见金属离子和阴离子在乙腈中对BPb1检测pb2+没有明显的干扰。荧光增强是由于pb2+和受体的络合阻断了探针分子中由受体到荧光母体的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设计合成了两个罗丹明类Cu2+荧光增强型分子探针RB2和RG2。在Tris-HCl中性缓冲液中,RB2和RG2在常见金属离子中(Na+,K+,Mg2+,ca2+,Ba2+,Mu2+,Cd2+,cr3+,Co2+,Ni2+,Ag+,Pb2+,Zn2+,Fe3+,Fe2+,Hg2+)和常见阴离子(Ac-,Cl-,NO3-,H2PO4-,PO4 3-,SO42-)中能够专一性地识别CU2+,具有很高的灵敏度,RB2至少可以检测到1 nM Cu2+:RG2至少可以检测到0.1 nM Cu2+·加入Cu2+后,RB2和RG2的荧光强度分别增大约195倍和309倍。RB2、RG2对pH不敏感,可以在较宽的pH范围(包括重要的生理pH范围)内对Cu2+高灵敏地识别。RB2、RG2分别和Cu2+作用后,溶液的颜色和荧光发生明显地变化。 合成了罗丹明类荧光化合物RBl和RGLRGI对pH的响应范围是pH 4.51-0.96。随着酸度的增加(pH4.51-0.96),RG1的吸光度和荧光强度将逐渐增大,pH降到0.96时,其荧光强度增大了约69倍,而且RGl对常见金属离子和阴离子都没有响应,所以RGl是一个高灵敏、可以专一识别质子的pH荧光分子探针。
3.学位论文 李涓 新型荧光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表面活性剂中的应用 2007
表面活性剂在日用化工、材料科学、医用 …… 此处隐藏:988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