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人文地理学复习题(3)
时间:2025-07-09
时间:2025-07-09
c边缘区,文化向混和的地带。
指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的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a 有确切的文化中心,但不一定是分布区的几何中心。
b不存在一个交错的边界过度带,有确定的界线。
c不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
差异:形式文化区的中心地区不一定在几何中心而功能文化区在几何中心,形式文化区的界限模糊而功能文化区界限明确。
2.回答扩展扩散的概念及分类,分类的各自特点并举例
扩展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区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来越大的过程。
接触扩散或传染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易于接触者所接受,几乎解除该文化现象的人。(如电视机的传播)
等级扩散:指该文化现象的传播,或接受该文化现象的人,在空间上或人群等方面,存在等级现象。(如壮族普及汉语)
刺激扩散:指某种文化现象,受某种原因而无法在另一地存在,不得不将原文化现象做某种程度改变,使其得以在当地存在,得到传播。(如滑冰到滑旱冰的演化)
3.简述环境论
核心观点: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代表人物:德国的拉采尔、森普尔等。近代环境决定论体系的构建,导源于德国的拉采尔,其所著的《人类地理学》一书认为,人和动植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人的活动发展和抱负受到地理环境的严格限制。森普尔在其著作《地理环境之影响》中对拉采尔的思想广为介绍,但是采取了比较慎重的态度。
优点:它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否定 “天命论”、“神创论”,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缺点:但其过分强调环境的决定作用,而忽视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4.简述对可能论的理解?并说出代表人物和评价?
核心思想:强调人在利用地理环境过程中的选择力和创造力
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认为:自然为人类的居住地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们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白吕纳进一步提出:人类与自然环境有联带关系,其关系并非自然环境单方面的作用,人类对自然环境也有选择的自由和活动的余地。
优点:它承认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反对环境决定社会的观点,具有朴素的辨证观点 缺点:可能论过分强调人的选择能力,地理环境只是提供可能,其对人地关系的解释不够彻底。
5.画图描述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1)高位静止阶段:出生率、
死亡率高,并达到均衡
(2)早期扩张阶段:死亡率先
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
速;
(3)后期扩张阶段:死亡率继
续下降并达到较低的水平,出生
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
最快而后减速
上一篇:三年级地方课程试卷1
下一篇: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