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草地学》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
时间:2025-04-20
时间:2025-04-20
第三章 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Plant Nutrition
第一节 养分进入根细胞的机理一、细胞膜结构与特点 二、载体、通道概念 三、质子泵、膜电位、主动运输与被动动输 四、根细胞对养分离子的积累特点 五、根自由空间(质外体)中养分离子的移 动及其影响因素
一、细胞膜结构与特点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表面的一层有弹性的 薄膜。有时称为细胞外膜或原生质膜。 它包 围着原生质——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细胞与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 门户。细胞膜与构成细胞器的内膜在化学组 成和分子结构上基本一致,统称生物膜。
(一) 细胞膜结构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一般是蛋白质占60%-80%,类脂占20%40%,碳水化合物约占5%(分布在类脂和蛋白 质之间)。另外还含有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微 量核酸。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 1、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2、在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有蛋白质分子
胆碱
Phosphati dyl-cholin: (磷酯酰胆碱) Beispiel eines Phopholip ids
极 性 头
磷酸根
甘油
非 极 性 尾
Anordnung der amphiphilen Lipidmoleküle in der Lipiddoppelschicht (两性分子在双脂层中的排列)磷酯酰胆碱 磷酯酰乙醇胺
胆固醇
目前有两种公认的生物膜模型,即单位膜模型 和流动镶嵌模型。
1935年DanielliDanson提出单位膜模型,认为生物膜由两层类脂分子层组成,其中脂肪酸的疏水尾部
向内,表面是由极性基构成的亲水部分并为一层蛋白质覆盖。单位膜模型无法解释溶质的主动运输现 象。
外蛋白质 极性基
烃 链
拟脂
早 期 膜 结 构 模 式 图
内
流动镶嵌模型是70年代提出的。该模型认为生物膜上 的蛋白质分为“外在蛋白”和“内在蛋白”。膜上蛋白质分 布是不均匀的,所以膜的结构是不对称的。脂质的双分子层 大部分为液晶状,可自由流动。膜上有一些蛋白质酶的作用, 对离子的运输或分子的穿透有透过酶的功能。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对离子运输具有专一性,可以转运 同一类物质。
外侧 H+
C
D DXADP+Pi
ATP
A
B
K+, NO3-
H+
内侧
流动镶嵌模型中离子传递与信息传导机理示意图A、离子泵 B、离子通道 C、载体 D、信息传导的耦合蛋白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二) 细胞膜特点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膜的流动性的存在,既可使膜中各种成 分按需要调整其组合分布而利于控制物质进 出细胞,又能使细胞经受一定程度的变形不 至破裂而具有了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从而 保证了活细胞完成各种生理功能,是细胞膜 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的基础。
活细胞的细胞
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是细 胞生命活动的体现。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 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 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这样可保证细胞按生命活动需 要吸收和排出物质;而物质选择性的透过细 胞膜等各项生理功能的实施,又需要细胞膜 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来保障,这就是结构 特点和功能特性的统一
二、载体、通道概念细胞膜上存在两类主要的转运蛋白:
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 通道蛋白(channel protein)细胞膜上主要有两类蛋白质对离子吸收起促进 作用,即离子通道和载体。离子通道是细胞膜上具 有选择性的孔状跨膜蛋白,孔的大小和表面荷电状 况决定着它的专一性。载体是生物膜上携带离子通 过膜的蛋白质。
(一) 离子载体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carrier)、通透 酶(permease)和转运(transporter), 能够与特定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 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 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如:各类APT驱动 的离子泵;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自由扩散 的方式运输物质,如:缬氨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