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辽河油田石油地质综合分析(9)
时间:2025-07-11
时间:2025-07-11
石油地质课程设计
有利部位。因此,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油坳陷与大油气田聚集区之间存在多种输导型式。但有一点则是共同的,即大油气田分布的主要部位,都是生、储、盖在时空上组合、配置恰当,是位于油气输导的主方向上的有利油气聚集区。而油气输导的次要方向,即使发育良好的圈闭,也可能仅有小型油气田,甚至缺少工业价值的油气。
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指三者在时、空上配置恰当,有良好的输导层,使烃源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地运移到储集层聚集;盖层的质量和厚度能确保油气不致于散失。
油气生成后,只有及时的排出,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才能成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否则,只能成为油浸泥岩。而储集层是容纳油气的介质,只有孔渗性良好,厚度较大的储集层,才能容纳大量的油气,形成巨大的油气藏,这是显然的。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也是形成大型油气藏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辽河坳陷地处中国大陆边缘北东向展布的西太平洋板块俯冲构造与近东西向分布的欧亚构造域的交叉复合部位,是中、新生代叠置于华北板块之上的裂谷盆地。该盆地从晚侏罗世开始发育,古近纪进入裂陷阶段,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湖盆持续稳定下降,形成多个生油洼陷。尤其是沙三段沉积时期湖侵达到鼎盛时期,沉积了盆地中最重要的烃原岩。这些烃原岩分布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母质类型好,为区内各类型油气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同时,这套层系岩性纯,横向上均一稳定,也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有很好的封闭作用。该区发育多套有利生储盖组合,对油气聚集层位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最典型的是形成的潜山油气藏,该油气藏的生储盖组合是以古进系泥岩、玄武岩及潜山内部致密岩性段为盖层前古近系为储层,储集岩性有碳酸盐岩、石英岩、混合花岗岩、及沙砾岩等。这些潜山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长期风化、剥蚀发育有裂隙、溶孔等储集空间。烃原岩生成的油气经运移进入断裂发育带或紧邻烃原岩的储层成藏。还有特殊的油气藏如自生自储,改组发育于古近系沙河街组,油气来源于本层系烃原岩,储集岩性有碳酸盐岩、火山角砾岩、玄武岩等。
辽河坳陷主要有三套含油层系:孔店组顶部的中一基性火山岩油层;沙一段油层;沙三段。
三种类型油藏组成:上部(沙一段下部一沙三段上部)为断块油藏,分布
上一篇:移动小额贷款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