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课程设计(8)
时间:2025-07-07
时间:2025-07-07
6
2.1.4污水管道干管和主干管水力计算
在确定设计流量后,便可以从上游管段开始一次进行干管和主干管各个设计管段的水力计算。一般常列表进行计算,如表所示。水力计算步骤如下:
1.从污水管道平面布置图上量出每一设计管段的长度,列入表2.5第2项。 2.将各设计管段的设计流量列入表中第3项。设计管段起讫点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列入表中第10、11项。
3.计算每一设计管段的地面坡度(地面坡度
地面高差
),作为确定管道
距离
坡度时参考。例如,管段9-10的地面坡度
125.66-125.16
0.0038。
130
h
4.确定管段的管径以及设计流速v,设计坡度I,设计充满度
D
。首先拟采
用某一管径(在0.6~5 m/s范围见取值),再根据Q
4
D
2
计算出设计流
速v(在0.6~5 m/s范围间取值)。例如管段9-10,拟采用管径D=100 mm,该管段的设计流量为10.27 L/s,根据流量公式计算得到流速v=1.37 m/s,大于最小设计经济流速,符合计算规范。但在之后降落量的计算时发现设计流速越接近最小设计经济流速,降落量越小。故管段9-10选用管径D=150 mm。其他管段设计计算类似。
5.计算各管段上端、下端的水面、管底标高及其埋设深度:
(1)根据设计管段长度和管道坡度求降落量,管道最小设计坡度查规范可得到。如管段9-10的降落量为IL=0.00700×130=0.910 m,列入表中第9项。若地面坡度大于管道的最小设计坡度,则管道不需要再放坡。例如管段11-12,其最小设计坡度为0.0028,而地面坡度i=0.0038>0.0028,故无需放坡,降落量为0 。
(2)根据管径和充满度求管段的水深。如管段9-10的水深h=D×h/D=0.15×0.50=0.075 m。
(3)确定官网系统的控制点。根据管道的走向以及地势特点,选取控制点。如最西边的干管,选取9为控制点。它的埋深定为0.7 m,列入表中第1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