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时间:2025-04-03
时间:2025-04-03
《土地经济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地经济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考试课)
适用对象:房地产、物业管理
学时:64学时 2学分
先修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 经济法、农业经济学
一、 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以及对先开必修课程的要求
《土地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土地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
主要教学任务是:从知识方面,掌握土地资源利用、土地财产和土地资产三大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问题;土地制度和产权的体系结构以及权属转移和收益分配原理;理解我国对土地资产的土地税收、金融政策的主要调控手段;知晓中国现行的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其他国家和地区在土地利用以及在产权和资产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从技能方面,能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土地供给和需求与土地市场和土地价格的关系;能利用几种基本的方法对土地价格进行评估;能利用土地税收、金融政策和土地管理法等政策法规对我国目前土地管理和土地经济相关的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分析。
土地经济学是三年级开设的专业课(范围选修课)。是在第一和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和农业经济学后开设的课程,它们是学好土地经济学的课程基础。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市场、地租理论、土地价格的评估、土地税收、土地金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集约和规模利用基本原理、土地制度,土地产权理论,保护耕地与土地的占补平衡,土地征用等。
难点:土地市场管理;土地的供求平衡分析;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和作用;土地价格的管理;土地金融的作用;中国现行的土地税税制的改革;土地利用的效益评价;农用地及城市土地规模利用;土地管理体制的确立、
运行与改革,土地产权的体系构成和流转。
三、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在第一和二年级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西方经济学、管理学、经济法和农业经济学后开设的课程,它们是学好土地经济学的课程基础。微观和宏观经济学是本课程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是土地经济学应用的目的;农业经济学是土地经济学必须关注的领域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设本课程的特色,经济法是土地经济学以及相关法规的依据之一。
四、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主要介绍土地经济学学科发展、土地经济学的概念、特点、功能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土地对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学习土地对经济学的基本要求等。
第一章 导 论 (2学时)
基本要求:主要介绍土地经济学学科发展、土地经济学的概念、特点、功能及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土地对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学习土地对经济学的基本要求等。
重点: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难点: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第二节 土地的功能与分类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 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土地市场 (2学时)
基本要求:介绍中国现行的土地市场内涵、特点、功能,分析土地市场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中国土地市场体系、管理原则与手段。
重点:土地市场体系
难点:中国土地市场管理
第一节 土地市场概论
第二节 中国土地市场体系
第三节 中国土地市场管理
第三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2课时)
基本要求:主要介绍土地的供给、土地的需求、土地的供求平衡,分析人口增长与土地需求之间的关系和解决人地矛盾的途径。
重点: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难点:土地的供求平衡分析
第一节 土地的供给
第二节 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第三节 土地的需求
第四节 土地的供求平衡分析
第四章 地租理论 (2学时)
基本要求:介绍地租的概念、分类、产生与发展;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地租理论,重点分析资本主义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等的产生条件和作用:分析社会主义地租的形成、形式和现实意义。
重点:资本主义地租分析
难点:资本主义地租分析;地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第一节 地租概论
第二节 资本主义地租分析
第三节 地租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第五章 土地价格理论及应用 (2学时)
基本要求:本章内容分两类即理论和方法,理论上重点分析土地格形成理论、价格内涵、特点、形式与影响地价的因素,分析土地价格的变动趋势,总结其变动规律;介绍地价评估的目的、原则、评估程序和具体评估方法。
重点:土地价格形成与变动;土地价格的评估
难点:土地价格的评估;土地价格的管理
第一节 土地价格的形成与变动
第二节 土地价格的评估
第三节 土地价格的管理
第六章 土地金融 (2学时)
基本要求:介绍土地金融概念、抵押权能,分析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和社会条件,并介绍了西方国家的土 …… 此处隐藏:2069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