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简答题(4)
时间:2025-04-23
时间:2025-04-23
西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末考简答题答案
25.分析不同市场中企业的市场势力? 答:(1)专利:最初,替代品很少,其他企业不能模仿,因为这家企业拥有专利权,而这一技术具有难以替代性(2)广告:是广告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大型公司里,广告的预算规模和研发预算规模差不多,这说明物品本身的价值并不重要,消费者的态度十分重要,而影响他们态度的关键性因素是广告(3)技术策略:虽然在技术上出现了竞争对手,但企业仍然能够采取跟随战略的“我也是”的手段,以维持技术上的竞争地位。
26.简述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新特点?答:在整个产业的各种行业中,传统行业逐渐被新兴行业所取代,新兴行业不断从传统行业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主导性行业;在制造业内部中,产业结构逐步表现出技术密集型趋势,技术或者说高科技密集产业不断涌现;整个产业非农业、非工业倾向日益明显化,第三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27. 阐述科斯的企业理论?答:传统理论根据AC和P的比较来进行选择是不对的,即使当AC>P时,企业也可能应当自己来提供零部件。原因是利用市场机制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同时,利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也是有成本的,即组织费用。市场经济中之所以有那么多企业存在的原因就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即(AC+组织费用)<(P+交易费用)。市场机制被替代是因为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型企业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企业和市场的边界是由以下原则决定的:边际组织费用=边际交易费用。
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也就是说,在市场体系中,经济活动由“看不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价格信号配置;而在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由“看得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行政指令配置。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小的统制经济。
28 简述行业规模经济水平的测量指标?答:1)衡量企业(或工厂)规模经济的指标函数系数S=AC/MC;若S>1,规模经济存在,若S <1,规模不经济存在,若S =1,规模报酬不变
2)衡量行业(产业)规模经济水平的指标:a)企业平均规模与最小经济规模的比值AS=企业平均规模/MES;b)MES企业(实现了规模经济的企业)的市场份额(以D表示)
29. 简述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关联度基准? 答:(一)赫希曼基准: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主张主导部门的选择应依照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即主导产业应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为主。(二)罗斯托基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选择主导产业的基准有:一是应选择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的产业;二是选择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的产业。
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基准都是依据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因此这两个基准又合称为产业关联度基准。
(三)筱原基准:1、收入弹性基准。指选择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为主导产业。2、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具体体现为技术进步率基准,即选择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部门。
(四)就业弹性基准:经济增长率一定时,提高就业弹性可增加就业量;就业弹性一定时,提高经济增长率就可增加就业量,但增加的多少取决于就业弹性的大小。
30. 简述管理者市场是如何有效降低代理成本的?答:1.使管理人和股东的利益一致,让管理者按照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原则选择战略和制定经营决策。2.对管理人的奖励具有足够大的可变性,以鼓励他们对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承担风险等。3.限制去职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有价值的管理人被更好的就业机会吸引而走,特别是在本行业处
上一篇:《英语2》2至4次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