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邢台市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分析(3)
时间:2025-07-08
时间:2025-07-08
序》中“梁尝有疑狱”故事。难点在于课外文言文的翻译,学生们失分较多。
第10题(3分)是关于虚词“以”的用法,单选题,考察的是文言虚词的用法,较难;
学生答题情况启示:《新课标》不但要求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还对14个虚词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有明确规定。这14个虚词是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我们要像重视实词那样来重视虚词。
第11题(3分)考察时文言实词、虚词的解释,属于基础题型,要求准确把握词语的含义。每空1分,共3分;
学生答题情况启示:在平时的学习中扎扎实实,下点功夫理解记忆实词,不放过课下注释,日积月累,形成应有的知识结构。
第12题(4分)文言文整句翻译,考察学生综合理解运用的能力,较难,需要将重点的实词、虚词、句式等通达准确的翻译。每句2分,共2句;
学生答题情况启示:学生应在复习中,打开课本,边看注释边翻译原文,遇有不太明白或者疑问之处,就翻开教辅译文看一眼,问题解决以后合上教辅继续,直到完成。另外,要求写一句原文之后,换另一种颜色写一句译文。在一个合适的时间里,两个同学相互提问重点词语和翻译,直到熟练掌握。字字落实,追求“信、达、雅”。
第13题(2分)本题考察的是对乙文主旨的考察,抓住文章关键句,就能够答对此题,但是学生对此文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
第14题(3分)本题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与课外文言文之间的联系,分析两文写作方法的意图,难度大。
学生答题情况启示:今后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的训练,让学生树立考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思想,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文言。
(三)阅读说明文《神奇的量子通信》回答15—18题。
这是一篇科技事理说明文,在说明文中属于难度较大的,很多学生反应理不出文章的层次,不能完全读懂文章,这也反映了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对这类文章练习较少,以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说明文为例,说明文是趋难的。
第15题(3分)考察说明对象的定义,属于基础题,但是出题者设置了“小陷阱”,学生不能通过题干,完整的找出考察范围,因此普遍失1—2分。
第16题(2分)文章炼字的考察,只要联系上下文分析出“瞬间”一词的原义、在课文中的意思,即可答对此题,难度较小。
第17题(3分)对于说明文中基础知识点,说明方法的考察,属于必考范围,难度适中。找出说明方法得1分,准确的分析作用得2分。
第18题(3分)本题考察灵活,考察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能力,将文章中的知识运用到试题中,难度较大,学生因为不能彻底读懂文章,普遍失分。
下一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