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杨建雄课后习题答(14)

时间:2025-07-08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

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苹果酸、草酰乙酸等又是生物体各物质合成的共同前体。因此三羧酸循环是各物质代谢的中心。

8.什么是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解答:生物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需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如成年人体不能合成苏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等8种氨基酸,此8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缺少其中任一种都将影响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而生物体自身能合成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9.何谓一碳单位?它与氨基酸代谢有何联系?

解答:生物化学中将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称为一碳单位。在物质代谢过程中常遇到一碳基团从一个化合物转移到另一个化合物的分子上去,而一碳单位的载体往往为四氢叶酸,体内一碳单位的产生与下列氨基酸代谢有关。

甘氨酸、丝氨酸的分解反应可产生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组氨酸降解为谷氨酸的过程中可以形成N5-亚氨甲基四氢叶酸,苏氨酸在代谢过程中可产生甘氨酸所以也能生成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另外甲硫氨酸也是体内重要的甲基化试剂,可以为很多化合物提供甲基。详见11.3.2“氨基酸代谢与一碳单位”。

10.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可分为哪几种衍生类型?

解答:不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不同,但许多氨基酸生物合成都与机体内的几个主要代谢途径相关。因此,可将氨基酸生物合成相关代谢途径的中间产物,看作氨基酸生物合成的起始物,并以此起始物不同划分为六大类型:①α-酮戊二酸衍生类型,②草酰乙酸衍生类型,③丙酮酸衍生类型,④甘油酸-3-磷酸衍生类型,⑤赤藓糖-4-磷酸和烯醇丙酮酸磷酸衍生类型,⑥组氨酸生物合成。详见11.3.1“氨基酸合成途径的类型”。

11.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内彻底氧化可净生成多少ATP?

解答:丙氨酸通过转氨基作用将氨基转给α-酮戊二酸产生丙酮酸和谷氨酸。丙酮酸经过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和NADH。1分子乙酰CoA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可产生10分子的ATP,1分子NADH通过呼吸链的氧化可产生2.5分子ATP。谷氨酸在谷氨酸脱氢酶的催化下形成1分子NADH、1分子α-酮戊二酸和1分子NH4+。2分子 NH4+在哺乳动物体内经过尿素循环转变成尿素需要消耗4分子ATP。因此1分子丙氨酸在哺乳动物体

内被彻底氧化可净产生12.5+2.5-2=13分子的ATP。如果是鱼类,则脱下的氨基可直接排出体外,不需要消耗ATP,那么就可净产生15分子的ATP。

12.给哺乳动物喂食N标记的丙氨酸,能否在动物体内找到N标记的苏氨酸、赖氨酸和谷氨酸?

解答:在动物体内可以找到15N标记的谷氨酸,15N标记的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在谷丙转氨酶的作用下生成谷氨酸和丙酮酸。苏氨酸和赖氨酸是由食物供给的必需氨基酸,动物体自身不能合成。 1515

12 核苷酸代谢

1.你如何解释以下现象:细菌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天冬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而人类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主要是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

解答: 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参与两种物质的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和精氨酸的合成。在细菌体内,这两种物质的合成发生在相同的部位(细菌无细胞器的分化),如果调节嘧啶核苷酸合成的酶是此酶的话,对嘧啶核苷酸合成的控制将会影响到精氨酸的正常合成。而人体细胞内有两种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即定位于线粒体内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Ⅰ和定位于细胞质内的氨基甲酰磷酸合成酶Ⅱ,它们分别参与尿素循环(精氨酸合成),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2.假如细胞中存在合成核苷酸的全部前体物质,① 从核糖-5-磷酸合成1mol腺苷酸需要消耗多少摩尔ATP?② 如果用补救途径合成1mol腺苷酸,细胞可节省多少摩尔ATP?

解答:① 从核糖-5-磷酸合成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时,需要将1mol焦磷酸基团从ATP转移到核糖-5-磷酸分子上去,在合成IMP途径的后续步骤中,该焦磷酸被释放并迅速水解生成2mol Pi,相当于消耗2mol ATP。随后在生成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甘氨咪唑核苷酸、5-氨基咪唑核苷酸和甲酰胺核苷酸四步反应中,各有1mol ATP的消耗,生成了IMP。在IMP转化成腺苷酸时,由腺苷琥珀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又另外消耗1mol GTP。所以,从核糖-5-磷酸合成1mol腺苷酸需要消耗7mol ATP。② 补救途径合成腺苷酸反应为:腺嘌呤 + 核糖-5-磷酸 → 腺苷+Pi ,腺苷 + ATP → AMP + ADP ,可见从腺嘌呤补救途径合成1mol腺苷酸只消耗1mol ATP,比从头合成核糖-5-磷酸节省6mol ATP 。

3.使用放射性标记的尿苷酸可标记DNA分子中所有的嘧啶碱基,而使用次黄苷酸可标记DNA分子中所有的嘌呤碱基,试解释以上的结果。 解答:使用放射性标记尿苷酸后,尿苷酸(UMP)→UDP→CTP→CDP→dCDP→dCTP;UDP→dUDP→dUMP→dTMP→dTDP→dTTP。放射性标记次黄苷酸后,次黄苷酸(IMP)→GMP→GDP→dGDP→dGTP;次黄苷酸(IMP)→腺苷琥珀酸→AMP→ADP→dADP→dATP。

4.为便于筛选经抗原免疫的B细胞和肿瘤细胞的融合细胞,选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缺陷(HGPRT–)的肿瘤细胞和正常B细胞融合后在HAT(次黄嘌呤–氨甲蝶呤–胞苷)选择培养基中培养,此时只有融合细胞才能生长和繁殖,请解释选择原理。

解答:细 …… 此处隐藏:360字,全部文档内容请下载后查看。喜欢就下载吧 ……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杨建雄课后习题答(1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精彩图片

热门精选

大家正在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